第九十三章 謀定而動(4)(第1/2 頁)
武平二年十二月初一。
鄴城武安殿。
高儼召集眾臣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大朝會。
只是這次大朝會因為時局內外交困的緣故,官員們來得格外齊整。
就連上次在太極殿的一些官員,也破天荒的改旗易幟,來到了武安殿。
城內缺糧,時不時還有流民滋擾鄴城百姓,加上外面的晉陽大軍又虎視眈眈,故而整個鄴城的氣氛其實非常壓抑。
這種沉悶的氣氛也因此傳染到了官員們的身上,每個人的心頭都籠罩著一團陰雲。
加上還有各式各樣的流言在城中漫天飛,已經給維護治安的底層官員們製造出了極大的困難。
比如高儼聽過最離譜的一則謠言便是說整個齊國,除了鄴城以外的地方都被大雪淹沒了…
“這類故意散播謠言的人就該抓起來處死!”
大理寺卿封士讓一上來便開始指責負責維護治安的巡城司辦事不利,應該對那些謠言的源頭及時掐止,避免造成更大的恐慌。
這封士讓也算是高緯的親信官員之一,平時在朝中也極有人緣,很少與其他同僚發生爭執,哪怕說他一句長袖善舞也毫不為過。
只是今日不知怎的,竟然難得認真起來,倒是讓其餘官員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也有些心思剔透的官員知道封士讓這是故意想在高儼面前露臉。
如果他封士讓還想在元日大朝會上保住他腦袋上這頂官帽的話,就必須要有所行動了。
“如今乃是非常之機,正是需要施以重典懲戒以儆效尤,令那些心懷不軌之徒心生恐懼,否則他日還不知會有什麼樣的謠言鑽出!”
封士讓繼續他的主張,滔滔不絕的向眾官員描述若是不這樣做的後果。
自然,也有官員表示贊同,因為災民一旦發生暴亂,最遭罪的還是他們這些人。
畢竟流民如若要搶劫,肯定也會先打殷實人家的主意。
鄴城那些人家最殷實?首當其衝便是他們這些官員。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一味懲戒並不能阻止流言誕生,如若官員們都以身作則,讓百姓們能夠看到希望,那怎還會有流言蜚語呢?”
黃門侍郎顏之推駁斥了封士讓的觀點,並向高儼奏請道:
“大行臺,我以為應在城中各處廣設粥棚,百姓們只要不捱餓,那便不會有過激的舉動!”
“設粥棚?你顏之推是吃了哪門子的燈草灰,又放的哪門子輕巧屁??”
有官員馬上反駁他道:
“城中本就缺糧,連供應將士們的糧食都相應減半了,若是再設立粥棚,糧從何來?莫非你顏之推家中還有富餘?如若有,倒不妨拿出來普濟百姓,也好過在此大放厥詞!”
顏之推面紅耳赤的爭辯道:
“我家中糧食早已拿出來接濟百姓,何須你多言??”
望著下面爭論不休的官員,高儼有些頭疼的揉著太陽穴,雖然現在自己還不是皇帝,但按照這個勢頭走下去,將來再開朝會怕是避免不了這樣的場面。
終於明白皇帝為何大都短壽了,天還未亮便起來梳洗打扮,腦袋倒現在還暈沉沉的,結果一上來你們便開始吵架,換作誰,誰不頭疼?
要不,以後開朝會定在下午得了?
然後開完朝會大家在其樂融融的吃一頓,最後散夥…
“大行臺?大行臺?”
這邊高儼正在神遊四海,身旁的高湝急忙小聲提醒,等高儼回過神來,發現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
“如何處置,還請大行臺定奪!”
顯然,底下的官員已經分成了兩撥,一撥是贊同封士讓的觀點,以重刑止亂,而另一撥則是無條件的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