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我眼前的場景突然又是一變,儒生一路打聽,來到了一個亂葬坑前。這次我總算看明白了,儒生用的什麼方法我不知道,但我所看到的都是他的記憶。
亂葬坑裡的屍骨堆積如山,尤其這已是戰亂數年之後,在這烈日之下屍體早已變成一片森森的白骨,沒了容貌,又如何去找到屬於他父親的那一具呢??
不過他依然沒有放棄,整日徘徊在亂葬坑的他,漸漸的被人們注意,於是有人告訴了他一種驗定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如果是親子關係,血液會滲到骨頭裡去,完全被吸收,不見一絲痕跡;如果不是,血液就滲不進去。
儒生聽了這話,果真到荒野上去試驗,他戳破自己的肌膚,試著用鮮血一一去染紅坑中的白骨。
從破曉到黃昏,他匍匐在荒冢之間,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的心比他的傷口更痛。然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他的全身刺滿了小小的破口。他成了一座血泉,正慢慢地、不斷地流出血來。
但面對堆積如山的屍骨,他能驗證的也僅僅是屍山一角。於是他為了節約時間,存起足量的食物和水,連夜晚也不離開,整日整夜的尋找。
我不知道該說他是重禮法,還是書呆子,即便這樣他也每日淨面梳洗,正衣冠,安禮法。
話說亂葬坑這種地方,本就陰氣重,冤魂厲鬼也多。白天他們不敢現身,只能虎視眈眈的盯著儒生,夜晚一到,無數冤魂厲鬼早就迫不及待的衝出來,要吸其的陽氣,食其筋骨。
而儒生只是倒在草地上,閉目小睡。我看在眼裡,心裡著急,大叫著喊他,但他根本聽不見我的呼救。難道他要死在這裡?!
可是我沒想到的是,碰到他的冤魂厲鬼無不悽慘嚎叫,彷彿被燙了一般發出滋滋之聲,鬼氣潰散。
難道是因為他身上的三把火燒的旺盛,陰邪鬼物不敢近身。不對啊,那三把火只能保證不被鬼物上身,在厲害也不可能傷了鬼。
我繼續看著,那些鬼物不敢靠近,只好圍繞著他鬼哭狼嚎,儒生似被它們吵醒,抬眼看了看它們,不為所動。坐起來稍作休息,又開始在夜裡借著月光,滴血認骨起來。
無數厲鬼化成猙獰模樣,圍繞著儒生呲牙咧嘴,而儒生目不斜視,視它們如無物。
儒生這一身的膽氣和正直,不禁讓我震驚,也讓我知道了為什麼那些陰邪鬼物不敢近身,風水書上所寫。
&ldo;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rdo;
這是影響一個人命數的十個條件。讀書能養一身浩然正氣,孔子也因此成為一代聖人。儒生顯然是正統的儒家弟子,讀書之人。他所做之事皆安禮法,為人至善至孝,鬼物當前,問心無愧,視之如無物,自然養出一身的浩然氣節。
而他這與生俱來的浩然正氣,正是陰邪鬼物所懼怕的東西。想必與道士法師所修之真氣也不分上下,不足之處也只是存於自身,沒有法術等手段而已。
無數的陰邪鬼物也拿他沒辦法,只能任憑一個生人在這亂葬崗整日整夜的停留。
這樣的景象,本應感天動地,讓他找到父親的遺骸!
可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幾十天過去了。萬葬坑中依然遊蕩著這樣一個人影,此人的長衫早變成了襤褸的破衣,蓬頭垢面如同乞丐一般!
此人正是儒生不假,我看在眼裡心中不是滋味,現在的他面容消瘦,瘦骨嶙峋。全身蒼白,沒有半點血色。他到底滴出了多少血我早就記不得了。
只是此時,他拿著折斷的骨片,劃破胳膊再沒有流出一滴血。儒生皺了皺眉頭,又更加用力的劃了下去,依然沒有血流出。
他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