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3 頁)
其四,發生了羅令則密謀廢憲宗另行擁立的怪事。這年十月,山人羅令則從長安前往秦州,矯太上皇詔令,向隴西經略使劉澭請兵,謀劃廢憲宗另立皇帝。結果,劉澭告密,逮捕了羅令則,憲宗一方面以名馬金銀財物厚賜劉澭,另一方面詔令禁軍審問羅令則,將其黨羽杖死。此事的出現與因果存在很多疑點,但是對於憲宗來說,最大的便利是藉機誅殺了政敵。
其五,舒王李誼之死。舒王在德宗時一直是順宗政治上的強大競爭者,來自宮中的宦官等勢力也一直看好他。羅令則矯詔廢立,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利用這樣的政治慣性擁立舒王。但是,當憲宗即位,舒王的政治價值在宦官眼裡也就自然喪失,所以,在劉澭將羅令則押送到長安以後,舒王也就非死不可。《資治通鑑》和舊史中都說他在永貞元年十月戊戌&ldo;薨&rdo;,這應該與憲宗即位後的政治局面有關。
其六,太上皇順宗之死。憲宗在元和元年(806)正月初一率群臣為太上皇上尊號,正月十八日,憲宗下詔宣稱太上皇&ldo;舊恙愆和&rdo;,說是舊病沒有治癒,這就等於是向天下宣佈了太上皇的病情,此舉十分罕見。憲宗又說&ldo;親侍藥膳&rdo;,從當月十六日以後,暫時不聽政。然而,在十九日,也就是宣佈太上皇病情的第二天,順宗就死於興慶宮,同時遷殯於太極殿發喪。這就難怪有人估計太上皇早就死了,正月十八日向天下通報太上皇的病情,就是為掩蓋太上皇被害死的真相。殊不知,這樣做是欲蓋彌彰,公佈太上皇的病情,恰恰暴露出憲宗和宦官的做賊心虛,暴露出太上皇之死的可疑。
將太上皇順宗直接殺死,正是擁立憲宗的那些人為了消除一切可能的隱患,打消那些有著和羅令則等一樣想法的人的幻想,目的最終自然不外乎是穩固自己的地位。而憲宗個人在當時早已是成熟的年齡,整個過程他自然不會茫然不知,權力的誘惑自然不會使他拒絕對太上皇用粗,利慾薰心,更何況九五之尊!元和十四年(819)七月,群臣討論給憲宗上尊號時,一個宰相主張加&ldo;孝德&rdo;二字,另一位宰相崔群認為&ldo;睿聖&rdo;的尊號已經可以包括其含義,不必再加&ldo;孝德&rdo;,憲宗聽了怒不可遏,竟然把崔群貶到湖南任了一個觀察團練使。憲宗對&ldo;孝德&rdo;二字如此在乎,正說明他&ldo;內有慚德&rdo;,心中有所顧及,這從側面反映出他很有可能參與了逼順宗內禪的事件。總之,在永貞內禪、憲宗即位的過程中,一定有隱秘而又不能明言的內容。韓愈與宦官俱文珍關係尚好,在他所作的《順宗實錄》中也隱約透露出了宦官對順宗相逼的痕跡,以致憲宗即位以後,俱文珍等屢屢說其記載內容不實,要求下詔進行修改。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掩蓋事實真相。
依靠宦官的擁立和發動宮廷政變而迅速取得了最高權力的憲宗,一登基就在政治上大顯身手了。看來,皇帝的政治作為與他獲取權力的途徑是否合法,絕對沒有直接的關係。憲宗之前的太宗和玄宗,莫不是如此。
李純個人小檔案
姓名:李純(初名淳)出生:大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
屬相:馬卒年:元和十五年(820)
享年:43歲諡號:聖神章武孝皇帝
廟號:憲宗陵寢:景陵
父親:順宗李誦母親:莊憲王太后
皇后:懿安皇后郭氏子女:20子,18女
繼位人:兒子穆宗李恆最得意:以法度裁製藩鎮
最失意:壯志未酬最不幸:暴死
最痛心:京師連續發生襲擊大臣的最擅長:傾聽臣下對中興大業的意見
恐怖事件
唐穆宗 長慶元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