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沒有提到日本,&ldo;但它闡明瞭我們是誰和我們為什麼而戰鬥。&rdo;
&ldo;聯合國&rdo;‐‐這是宣告中悅耳的稱呼‐‐現在理應使用共同的武器來
&ldo;保衛生命,自由、獨立和宗教自由&rdo;,但是,英國和美國的參謀長們在如
何進行戰爭和應在哪裡集中有限兵力的問題上發生了深刻的分歧。同盟國中
的這兩個老夥伴也不允許澳大利亞人,荷蘭人和中國人參加他們的討論會,
在這些討論會上,英國人象&ldo;賜人的小公牛一樣地攻擊&rdo;馬歇爾將軍提出的
任命盟軍最高司令的計劃。霍普金斯為達成協議開闢了道路,他把邱吉爾拉
到一邊,向他保證將由一位英國將領指揮遠東戰區。馬歇爾將軍已經贏得了
海軍上將金的支援,十二月二十八日,他在邱吉爾的臥室裡同這位首相發生
的一場對抗中,確保了這個組織安排上的勝利。坦克手能不能開軍艦,在這
個問題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交鋒後,丘佔爾笑容滿面地從浴室走出來,贊成
由英國將軍阿奇博爾德&iddot;韋維爾領導美國一英國一荷蘭一澳大利亞四同最高
司令部。
為了建立邱吉爾所期望的同盟國聯合軍事陣線,已經作出了初步的努
力,但要消除惶惶不安的澳大利亞政府的擔心,還要費一些周折。澳大利亞
政府本來憂擔心它的北部港口城市會遭到轟炸。坎培拉致電邱吉爾首相,擔
心新加坡將會陷落,首相回電說:&ldo;我們決心奮力保衛的&rdo;不僅是這座海上
堡壘,而且是&ldo;從仰光到達爾文港的整條戰線&rdo;。邱吉爾告訴約翰&iddot;柯廷總
理,前往埃及的護航運兵船隊已改變航向駛往遠東;由於澳大利亞四個最精
說的師有三個在北非作戰,第四個在馬來亞戰鬥,他的內閣理所當然地擔心
菲律賓和新加坡失守後澳大利亞就會面臨入侵的威脅。澳大利亞軍事領導人
沒有應邀參加阿卡迪亞會議,柯廷感到不安,他還擔心英國不會履行義務,
因此在十二月二十七日墨爾本《先驅報》上發表文章,公開表示他的憂慮。
他在這篇文章中不僅駁斥了&ldo;太平洋戰爭只能看作是全面戰爭的一個從屬部
分的說法,&rdo;而且提出了使邱吉爾大為惱火的建議:澳大利亞將不得不請求
俄國提供援助,並同美國一起制訂它自已的太平洋防務政策。
因此,英國首相希望韋維爾將軍指揮遠東戰區是有強烈的政治動機的。
但是他的軍事顧問們意識到,保衛這麼大的一個防禦區的任務是無法完成
的,因而認為美國人恐怕故意要他當替罪羊。迪爾爭辯說,讓他們的一個將
領承擔&ldo;即將到來的災難&rdo;的責任是非常危險的。韋維爾本人對自己被任命
的消良並沒有表現出更大的熱情。由於邱吉爾首相的急躁,韋維爾已經卸掉
他在中東司令部的職務;現在他致電迪爾:&ldo;我知道人是要抱孩子的,可這
是個四胞胎!&rdo;
韋維爾將軍是一位不好激動的軍人,喜歡冷靜地思考問題。對他來說,
美英荷澳聯軍司令部以四個盟國分散的兵力守衛兩千英里的抗日防線,任務
已經夠艱巨了,再要防守緬甸,實在太複雜了。另一個負擔是必須同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