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那樣的話,大明帝國與後代史家是否會感到深深的遺憾?
卑鄙,當它成了成功的通行證之後,選擇還是不選擇?這個命題,充滿了歷史的迷思。
十、天上掉下來一個&ldo;王大臣&rdo;
【欲掃天下先掃庭院】
從那無上榮光的平臺上走下來,張居正並沒有驕狂不可一世。正如他在隆慶五年擔任會試主考時說的那樣,一流人才必須&ldo;嚴乎內外,審於施應,既不沾沾以自喜,亦不汲汲以從時&rdo;(《辛未會試程策》)。幹大事,就要有幹大事的頭腦。他從這一刻起,每走一步,都是精心所為。
有很多的事,他要一件件先理清好。理清完了屁股底下的事,才能安安穩穩去闊清天下。
首先一件事是&ldo;正名&rdo;。張居正費盡心機奪來首輔位子,就是要幹事的。要想幹事的話,&ldo;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rdo;。孔子的話,有用的不多,最有用的可能就是這句。
在平臺召見的時候,張居正於感激涕零中也沒忘申明要&ldo;遵守祖制&rdo;,這就是在做&ldo;正名&rdo;的工作。什麼叫&ldo;祖制&rdo;?在當時條件下,就是高舉朱元璋的旗幟。
朱老皇帝在沒當皇帝的時候,把人間的苦都吃遍了。為了避免兒孫再吃二遍苦,他制定了一整套國家制度,應該說,絕大部分還是有利於朱家江山永固的。但是將近200年下來,這套&ldo;洪武祖制&rdo;幾乎被他的後代扔了個精光。尤其正德、嘉靖兩朝,皇帝為所欲為、寵信佞臣,制度毀壞得也就相當徹底。國號雖然還叫&ldo;明&rdo;,跟朱老皇帝的那個&ldo;大明&rdo;已是相去萬裡了。朱老皇帝那會兒,貪汙60兩銀子以上就要殺頭剝皮,到嘉靖年間,凡有能耐的,哪個不撈他個200萬兩?
張居正要掃清天下的頹糜之風,就必須改革現行的做法。但如果他提出要創新制,全體官僚可能都要蹦起來跟他作對。他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免不了到頭來做個王安石第二。
因此他只說恢復祖制。
恢復祖制,聽起來沒有那麼刺耳,官僚集團暫時不會視他為異端。但是,只要改革動起來,不可能不砍到官僚集團的肉。當官僚們群起反撲時,&ldo;恢復祖制&rdo;就成為道義上的擋箭牌。貪官汙吏們的那些道理,拿不到桌面上來,所以無法在道義上壓倒他。
這就是&ldo;朱元璋旗幟&rdo;的妙用。
第二件事,是要好好培養小皇帝,在培養的過程中,還要讓小皇帝不知不覺把絕大部分皇權讓渡給他張居正。要改革,僅有相權是遠遠不夠用的。若想壓服百官,你必須百分之百代表皇帝。明代的皇權與相權,實際一直在互相制約和爭鬥,甚至許多言官就是靠這種爭鬥來吃飯的。張居正不想把自己的才智都花到與皇帝鬥其樂無窮上。因此他在平臺上向皇帝提出的一個要求,就是&ldo;宮府一體&rdo;。什麼是&ldo;一體&rdo;?說白了,就是你得聽我的。
萬曆年間的沈德符說:&ldo;柄國者,非藉手宮掖,安能久擅大權哉?&rdo;他說的是首輔必須藉助宮內來強化自己的權力。張居正則做得更徹底,他要把皇帝的權力全拿過來。
上天也非常照顧他,讓他攤上了個娃娃皇帝。娃娃不會做皇帝,自然就要由他首輔來擔任&ldo;帝師&rdo;。在張居正擔任老師的過程中,君臣之間的權力轉移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皇帝本人也不覺得有什麼怪異,反而認為自己遇到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大忠臣。
當然,張居正培養小皇帝,也不全是為了功利目的,他認為這是國家的根本大事。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