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項梁聽了殷通的一番話,心裡早就明白了幾分,故意謙讓道:&ldo;郡臺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小民無德無能,怎好擔此大任,郡臺還是另請高明吧。&rdo;
殷通趕緊恭維道:&ldo;項兄就不必謙讓了,想當初,秦亡六國,楚最無罪,令尊大人一向受楚國人民愛戴,竟慘死在秦將王剪刀下,至今楚人每念及此,仍不免傷心落淚。如果能用令尊大人的名義號召天下,肯定一呼百應。這將軍之任是非你莫屬呀!&rdo;
項梁聽殷通把自己的意圖和盤托出,就順水推舟地說:&ldo;既然郡臺如此器重在下,小民也就勉為其難了。只是桓楚仍逃亡在外,無人知曉他躲在何處,聽說項羽好像跟他有些資訊來往,不如讓項羽去召他回來。&rdo;殷通表示同意。項梁就走到門外,悄悄吩咐項羽進去後見機行事,然後帶他一起去見殷通。
殷通等他們進來,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訴項羽,讓他火速去找桓楚。項羽說:&ldo;臣無憑無據,桓楚怎能相信,不如郡臺修書一封,好使桓楚不起疑心。&rdo;殷通認為有理,就伏案寫起信來。
項梁見時機已到,喊聲&ldo;動手!&rdo;項羽已搶步向前,沒等殷通明白過來,人頭早已應聲落地。
項梁把郡守的印緩佩掛在身,手舉殷通的人頭走向大廳,大廳裡的侍衛被驚呆了,幾個反應快的兵丁見郡守被殺,迅速沖了過來。項羽揮動佩劍,幾個回合就砍倒一大片,其餘的人再也不敢近前。項羽把劍一橫,微笑著說:&ldo;哪個還想陪你們的狗官一起去死,不妨過來試試我的刀法。&rdo;眾侍衛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一時圍在那裡不知所措。
項羽把劍一揮,大喝一聲:&ldo;不怕死的送命來!&rdo;眾侍衛立即被嚇得刀槍落地,紛紛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項梁走過來對他們說:&ldo;諸位不用害怕,我不會難為大家,只要今後聽從我的命令,保你們享受榮華富貴。&rdo;眾侍衛趕緊磕頭謝恩,紛紛表示惟命是從。
項梁於是召集吳中父老親朋,告訴他們起兵反秦的決定,並宜布自己為會稽郡郡守,然後以&ldo;楚雖三戶,亡秦必楚&rdo;相號召,徵集士兵,循下屬縣,得精兵八千人,任命項羽為副將,舉兵反秦。正在這個時候,陳勝領導的農民軍主力在秦軍的鎮壓下,卻不幸遭到失敗。
原來,陳勝領導的起義軍佔領陳縣後,原魏國名士張耳、陳餘被秦緝捕,正變易姓名潛伏在陳縣,這時也來投奔義軍。陳勝進城後,陳縣豪傑父老請求擁立陳勝當楚王。陳勝以張耳、陳餘素有大名,就向他們徵詢意見。
張耳、陳餘回答說:&ldo;秦為無道,滅亡六國,暴虐百姓,將軍首舉義旗,為天下剷除殘暴,深受人民歡迎。可如今剛剛佔領陳縣就想著稱王,是向天下顯露自己的私心。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迅速統兵西進,同時派人擁立六國後代為王,讓他們自己發展勢力,以增加秦的敵人,秦朝廷如果分兵去攻擊則力量分散,而我們的同盟多則兵強勢盛。這樣一來,函谷關以東地區不需要派一兵一卒,沒有哪個縣為秦守城,將軍就可以長驅直人,誅滅暴秦,佔據鹹陽,號令諸侯。諸侯亡國後又得以復國,必然對將軍感恩戴德,將軍以仁德使其服從,帝王之業可大功告成!現在將軍在陳稱王,恐怕天下頃刻間就會四分五裂。&rdo;
陳勝出身寒苦,佔山為王的思想在他的意識深處根深蒂固。聽張耳、陳餘反對自己稱王,心裡非常不悅,反駁說:&ldo;依兩位先生的意見,是要復立六國的後代為王,那不是讓他們各自忙著收複本國的土地,而無心西擊滅秦了嗎?這樣做反而分散了我們的力量,不可取。&rdo;於是,陳勝自立為王,號&ldo;張楚&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