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第1/2 頁)
董衡為人心胸狹隘,那日被劉子秋在眾軍面前搶白,他始終懷恨在心。見到宇文敬受眾軍冷落,董衡忽然心生一計,故意討好宇文敬,並為他出謀劃策,讓他獨攬守泥嶺之功。
宇文敬於是給宇文述寫了一份密信,只說泥嶺上的火牛陣、滑車,還有疑兵退敵之計,都是他運籌帷幄的結果,隻字不提劉子秋和他兄弟們的功勞。
當初推薦宇文敬擔任虎賁郎將,宇文述很是費了不少功夫,現在宇文敬立此大功,他巴不得在皇上面前顯擺一番,接到密信的當晚,便向楊廣作了稟報。楊廣聽得龍顏大悅,順帶著將宇文述也褒獎了一通。
誰曾想,第二天張壽的奏章就送到了御前。恰好在楊廣面前侍候的是宇文化及兄弟,宇文化及見奏章上所說與宇文敬的密信出入頗大,不敢呈於駕前,便將奏章悄悄藏了起來。
所以,楊廣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劉子秋的名字,自然也不會專門給他封賞了。這位傳旨太監恰巧知道這件事,收了張壽的好處,因而告訴了他,還囑咐他不可輕言。
說到這裡,張壽忽然發現劉子秋臉上波瀾不驚,不由暗暗稱奇,捋須問道:&ldo;對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rdo;
劉子秋沉思了一會,拱手說道:&ldo;回大將軍,屬下以為,宇文敬恐怕難以勝任太守一職。&rdo;
張壽哈哈笑道:&ldo;張某是問你,你沒能當上校尉甚至郎將,難道就沒有一點遺憾?你去管宇文敬做什麼。&rdo;
劉子秋也笑了起來,說道:&ldo;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或許這份前程本來就不該劉某的,有何遺憾。&rdo;
張壽見他寵辱不驚,暗自點頭,說道:&ldo;劉子秋,你此番雖為小人所算,但以你的身手,總有出頭之日。校尉當不成,張某便任命你做一名旅帥。你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rdo;
他現在貴為大將軍,任命一名旅帥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事後呈報兵部備個案就行了。
旅帥職位雖輕,好歹也管著兩百號人,劉子秋並沒有矯情,拱手道:&ldo;多謝大將軍!屬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rdo;
&ldo;你說!&rdo;張壽麵色一沉。但他心裡明白,如果沒有劉子秋,他不要說升任大將軍,恐怕身家性命都將不保,梁默和李瓊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官位上,他能夠給劉子秋的只有旅帥了,唯有在金錢上再予以一些補償。不過,如果劉子秋真提出這方面的要求,只怕他對劉子秋的印象要大打折扣。
卻聽劉子秋恭恭敬敬地說道:&ldo;稟大將軍,屬下想告幾天假,還望大將軍恩准!&rdo;
張壽一愣:&ldo;就這點要求?&rdo;
劉子秋點頭道:&ldo;就這點請求,還望大將軍……&rdo;
張壽擺了擺手,說道:&ldo;無妨,張某便準你一個月的假。不過,一個月之後,你必須按照回營報到,不得有誤!&rdo;
劉子秋請假是想去見往利多雲,他當初答應過往利多雲,等戰事一了,必定登門拜訪。如果往利多雲還在西海湖的話,一天便可以來回。就算去往利多雲的寨子,也不會超過兩天的功夫。但張壽既然批了他一個月的假,他也樂得逍遙一番,連忙起身道謝。
……
浩瀚的西海湖上依然結著厚厚的冰層,光滑如鏡,湖畔卻早已經人去營空,只有燃盡的篝火留下一堆灰燼。劉子秋佇立良久,忽然馬鞭輕揚,策馬向西奔去。他知道,往利多雲的族人已經完成了一年中最重要的儀式,返回了自己的村寨。
往利多雲的寨子離西海湖只有一百多里地,快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