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2 頁)
空軍剩下的飛機飛到印度。日本人雖然在步兵數量上處於劣勢,現在卻控制著天空,
使英國部隊計程車氣更加低落。&ldo;我們看到天空中的每一架飛機都是敵人的‐‐而且
我們還將看到許多,&rdo;當日本人一次又一次地轟炸他的防線的時候,斯利姆記下了
這樣的話。&ldo;銀色轟炸機排成楔形飛過天空,緬甸的城市一座接著一座冒起火焰,
在咆哮的火海中化為焦土。&rdo;
日軍對薄弱的盟軍戰線中部不斷施加壓力,在這個薄弱部,只有東籲的一個中
國師守衛著通往錫當河的公路、鐵路線。這個第二○○師正在孤軍奮戰,得不到軍
裡其他師的支援,因為蔣介石的將領尋找各種藉口‐‐從敵機過多到鐵路車輛太少
‐‐推遲將主力部隊送往戰場。&ldo;這些貪生怕死的傢伙,&rdo;史迪威在日記中憤怒地
寫道。他惱火極了,因為&ldo;微不足道的小人物&rdo;拒絕把大紅印交給他,使得他的部
下只服從重慶的命令。&ldo;我不能槍斃他們:我不能撤他們的職,只同他們談毫無用
處&rdo;。
中國的將軍們不把第五、第六軍的主力部隊送往戰場,使盟軍守住緬甸中部戰
線的企圖落空。三月底,東籲差點陷落,亞歷山大急忙命令斯利姆解除中國部隊所
受的壓力,從卑謬向南發動進攻。在卑謬,印緬混合編成的第十七師仍然控制著伊
洛瓦底江上的交通線,反攻在遭到日軍的&ldo;側擊&rdo;後失敗,損失了十輛無法彌補的
坦克。現在亞歷山大將軍看到沒有其他辦法,只好放棄整條防線。
四月一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的撤退,英軍從卑謬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中國軍隊在
損失了三千人和大部分裝備後,從東籲沿著錫當河撤走。進行撤退的那幾個星期剛
好是緬甸中部荒山最乾燥的時候。溫度上升到華氏一百一十五度,缺水便盟軍士兵
陷於絕境,可他們還要在敵機的騷擾下經常進行後衛戰。用卡車運兵使英軍離不開
揚滿灰塵的公路,敵人趁機滲透到他們的翼側擺設路障,截擊撤退的縱隊。
數以千計乘著牛車或者步行的難民,使行軍極為緩慢。對於又渴又累的斯利姆
部隊計程車兵來說,這簡直是一場不堪忍受的折磨。少得可憐的醃牛肉、米飯和硬餅
幹難以充飢,硬餅乾裡儘是象鼻蟲(weevils ),士兵們挖苦地說是&ldo;維他命w &rdo;。
英國軍隊佔少數。&ldo;緬甸兵團&rdo;大部分是第十七師的印度兵、廓爾喀士兵以及在平
原同胞逃走後和緬甸師呆在一起的當地山區部落計程車兵。斯利姆將軍依靠他在印度
時曾長期在當地部隊中服役,才使他現在能夠把這支士氣越來越低落的部隊團結在
一起。然而,甚至他也承認不可能執行亞歷山大將軍的計劃,這個計劃要求他們在
卑謬以北大約一百英里的東枝同中國部隊會師,然後停下來守衛油田並封鎖通往曼
德勒的公路。
斯利姆和史迪威企圖在乾旱的山區建立四十英里寬的防線,可是防線上的兵力
太薄弱了。英國部隊和中國部隊之間幾乎沒有聯絡;要想讓友軍守住一個陣地,拿
斯利姆的話來說,&ldo;就象引誘一隻膽小的麻雀到你窗檻前棲息那樣地困難。&rdo;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