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第1/2 頁)
曹操明白過來,想必是英布看不起劉邦,壓根就不讓他進府。
只聽劉邦大聲道:&ldo;不過,我劉邦才不在意這些,他們笑我無賴,說我無能,我不在乎。我就是不信,布衣就不能幹出一番事業。我劉邦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漢子,布衣又如何,誰說布衣百姓就不是男人呢。象曹英雄這樣,不也是布衣英雄嗎?&rdo;
曹操微笑不語。
&ldo;好!&rdo;劉邦突然大叫了聲,斬釘截鐵的說道:&ldo;我劉邦決定了,以後要向曹英雄看齊,當一個真正的布衣英雄。你是第一。我是第二,讓世人都知道我們布衣中人可以稱為英雄。&rdo;他神情亢奮,語氣中充滿了對自己世人眼光的憤慨。似乎已經下定決心。打算以曹操馬首是瞻。
曹操有些虛偽的大笑,&ldo;難得劉沛公由此雄心,曹某對你可要另眼相看了。&rdo;口中說著。眼中卻出現了一絲警惕。
這一番話看似簡單,但卻充滿了內涵。用他布衣之身,大做文章,引起兩人同病相憐之感,接著又暗藏吹捧之語,最後還表現出願意以他曹操馬首是瞻的企圖。
簡單,直接且有效果。
若非他曹操知道劉邦是什麼樣的人。此刻都不敢保證會不會被這番話被欺瞞過去。
一路上,劉邦&ldo;曹英雄、曹英雄&rdo;的叫個不停。
曹操煩不勝煩,被人稱作英雄是好事,但一天到晚地掛在耳邊就有些厭煩了,於是,他說道:&ldo;曹某何德何能,敢當英雄,沛公叫我曹操便是了。&rdo;
&ldo;這哪行。&rdo;劉邦正色道:&ldo;也是,英雄整天掛在嘴邊也不是個事。不如這樣我叫你老哥吧,我劉邦對你是心服口服,叫你一聲老哥不虧。&rdo;
曹操苦笑:&ldo;曹某人至今還沒滿二十呢!&rdo;
劉邦點了點頭突地大喜道:&ldo;那就這樣了,我劉邦今年四十八。就託大叫你一聲曹老弟拉,你也別沛公、沛公的叫,叫我阿邦,或劉邦就可。&rdo;
說著,他自顧的笑了起來:&ldo;嘿嘿,我劉邦又多了一個曹老弟了。&rdo;
故意地,肯定是故意的。
曹操如此想來,幾乎氣背了過去,可是偏偏他還無法反駁自得在心中暗罵:著劉邦臉皮也膩厚了一些。曹老弟。曹老弟還真給他叫上口了。
論才智,他劉邦怎比曹操萬一。可說起這口才,皮厚,他曹操就不如劉邦萬一了。就算是曹操再說一百年,這耍嘴皮子的功夫也未必比得上劉邦。
回到項梁給他安排地府邸,曹操可真是氣憤填膺,平白無故的多了一個老哥,低了劉邦一階,給他的感覺就算是吃了團屎一般的難受。
更可氣的是劉邦找他根本就沒有什麼事情,彷彿就是專門是為了認他做老弟來的。其實,曹操心底也明白劉邦真正的用意。
此刻地他在項梁的麾下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在小的小角色,在項羽、英布、蒲公、呂臣和自己等人輝煌的掩蓋下,他那一點點的聲勢,很容易被他人遺忘。
因此,他才不斷的結交他人,增加自己的聲望,讓他人知道還有一個劉邦的存在,好得到項梁地重要,從而利得功勳,成就大事。
曹操獨自盤算了起來,此刻的劉邦還不足為懼,唯一可慮的便是他身後的那個張良。張良此人才可通天,絕對不能留在劉邦地身旁,得想辦法讓他離開劉邦。
縱是自己一時收服不了他,也不能白白便宜了劉邦那小子。
曹操陰陰的笑了起來,神色一片歡愉。
劉邦左搖右擺的回到了府邸,一臉的傲慢,口中不住嘀咕:&ldo;什麼反秦第一義士,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