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第1/2 頁)
他曾覺得自己理論知識不夠,頗有點&ldo;自卑感&rdo;。從童年起,他認識社會,
體會人事,都是從自己的生活實踐中來的。他的志向、思想、感情也大都
不是從書本中來的。也許由於這些原故,他似乎很不習慣,更不善於為自
己辯護。這可舉長徵時的會理會議為證。由於林彪想要改變軍事領導的一
封信,會議對彭總發生了誤會。彭總並不知道寫信之事。雖然&ldo;當時聽了
也有些難過&rdo;,&ldo;我就沒有申明……採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態度&rdo;。廬山會議又
重提此事。因此,《自述》總結了這種不愛申辯的教訓:&ldo;在這24年中,主
席大概講過4 次,我沒有去向主席申明此事,也沒有同其他任何同志談過
此事。從現在的經驗教訓來看,還是應當談清楚的好,以免積累算總帳;
同時也可避免挑撥者利用。……像會理會議,我沒有主動向主席說清楚,
是我不對。&rdo;這是一個多麼純樸、多麼過分自潔的人啊!
直到廬山會議,儘管種種誣衊、斥責、非難鋪天蓋地而來,彭總仍然是
照顧大局,不願多作申辯。其實,大躍進時的種種問題,他早有察覺,部
隊中反映的有關材料,都及時給毛澤東送去。1958 年12 月,武昌會議公佈
糧產7500 億斤,他有所懷疑。隨後到湖南視察,到了自己的家鄉,情況更
加清楚。他擔心群眾餓肚子,立即給中央打電報,認為不能徵購1200 億斤,
只能900 億斤。會議初期,在小組七次發言,想找毛澤東面談未果,才親
自口述筆改寫了那封有名的信。通觀彭總一生言行、性格和為人,不難了
解,這完全是一件自然而正常之事,何況信中還肯定了大躍進的&ldo;偉大成
績&rdo;。《自述》最後這一段話,真是令人不忍卒讀:&ldo;在會議發展的過程中,
我採取了要什麼就給什麼的態度,只要不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就行,而對
自己的錯誤作了一些不合事實的誇大檢討。惟有所謂&l;軍事俱樂部&r;的問
題,我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於這個問題,在廬山會議期間,就有追
逼現象,特別以後在北京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時期(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
這種現象尤為嚴重。&rdo;有一次:&ldo;逼得我當時氣極了,我說:&l;開除我的黨籍,
拿我去槍斃了罷!你們哪一個是&ldo;軍事俱樂部&rdo;的成員,就自己來報名罷!&rdo;&r;
&ldo;在廬山會議結束後,我就想把我在軍隊30年來的影響肅清、搞臭。&rdo;&ldo;我
只能毀滅自己,決不能損害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rdo;
同所謂&ldo;野心家&rdo;是誣衊之詞一樣,所謂&ldo;偽君子&rdo;,主要是對彭老總
出名的生活儉樸、厭惡奢侈的一種故意顛倒黑白的誣衊。彭總的童年和少
年,是在討米、餓飯、砍柴、挖煤、當堤工這樣苦難的生活中過來的。他
的一個弟弟是活活餓死的。大年初二,祖母要帶著三個小孫子出去討米,&ldo;我
立在門限上,我不願去,討米受人欺侮。祖母說,不去怎麼辦!昨天我要
去,你又不同意,今天你又不去,一家人就活活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