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著,富春進來了。這種談話也就中斷了。大概是由於在火車上我轉述了喬
木的意見,富春特來找他漫談的。
7 月6 日夜,我到田家英和吳冷西住處(他們住在一起)閒談,胡喬木
和陳伯達也在座,幾個人談得很晚。以下所記也是胡喬木談得較多:
綜合平衡的問題進一步肯定,多少米煮多少飯,人走路也是要保持平衡
的。平衡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規律;不平衡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規律,
因此才經常出現危機。(其實當年我們對二次大戰後西方經濟情況所知甚
少)這個問題當時談得最久,也是我最感興趣的問題。我引經據典,舉了
不少例子,以說明我的觀點:經濟工作必須保持經常的平衡,尤其不能人
為地破壞平衡。我們還從理論上搬出,平衡是否即列寧所講的&ldo;均勢&rdo;,還
把書找出來了,又認為並非如此。隨後談到,社會主義經濟現象總是平衡
的,而政治現象才是不平衡的。富春提出&ldo;運動中求平衡&rdo;也是一種遁詞;
認為毛澤東提出這個說法,是為自己1958年的錯誤辯護,不肯服輸。接著
說到比例問題,不按比例,即無真正的速度。&ldo;為元帥讓路&rdo;,去年做到極
點,因而失去其他比例,結果鋼鐵本身也終於上不去。&ldo;以鋼為綱&rdo;、&ldo;三大
元帥&rdo;等提法,統統違背了按比例的規律。胡喬木又談到,對元帥的命令
是要絕對服從的,去年陳雲被迫說過這樣的話:&ldo;亂七八糟,總要過河的。&rdo;
實際是過不了河的。關於公社的由來,是受峻嶺山、七里營、徐水三地的
影響,當時供給制的思想也是由此而來。公社與供給制的問題,在北戴河
會議時,無人有精神準備。胡喬木還特別談到,1958 年一反常規,毛澤東
當時指示過:報紙刊載中央活動和有關言論要及時。為什麼南寧會議、成
都會議都沒有要報導呢?可見北戴河會議前後,毛澤東的頭腦發熱之程度。
武昌會議公佈糧產7500 億斤時,陳雲曾不同意公佈,告訴了胡喬木,而胡
喬木沒有向毛澤東匯報。為此,上海會議時胡喬木捱了批評,稱讚了陳雲:
&ldo;真理有時在一個人手中。&rdo;這時胡喬木說,當時不匯報,是為了保護陳雲,
否則上海會議時,陳雲也恢復不了名譽。武昌會議時,王稼祥向劉少奇說,
不要公佈公社決定,王不敢去匯報,劉少奇向毛澤東轉告了,結果毛髮了
脾氣。胡喬木說,王稼祥應當受到表揚。隨後大家談到,自南寧會議後,
柯慶施等人受了誇獎,不久又進了政治局,於是更加發展了迎合之風。反
右派運動後,整得人們不敢講真話,養成講假話的習慣。去年講假話成風,
登峰造極了。
這個期間,我同田家英還有幾次單獨的閒談,記得田詳談過他在四川蹲
點調查的情況。關於過分密植的問題,農民很反對,他同李井泉有過很大
爭論。他還發現真假兩個羅世發的問題。(羅是四川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勞
模)羅說,過去高產是幹部逼迫下虛報的。田有一個專門調查的材料,我
催促他趕緊弄好,送與主席一閱。吳冷西也同我談過,書記處開會,有些
意見都是讓胡喬木去反映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