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意義。教訓確實沉痛,比1954 年大水災情更困難。今春500 萬人幾兩糧,
吃稀飯,教訓才深刻。1954 年沒吃過12 兩以下。已死了1500 人,15 萬人
患浮腫病。早稻下來才能好轉。這是全黨全民教訓,很難過。對所謂勝利
估計錯誤,是盲目性,主觀主義,沖昏頭腦。糧食只產200 多億斤,卻按
450 億斤過日子。今年1 月還相信有400 億斤(反了浮誇,公社上報仍說有
430 億斤);3 月還說有350 億斤;4 月再摸,不到300 億斤;上山前由縣委
書記再摸,230 億斤。1957 年是219 億斤。為什麼增產不多?大躍進掩蓋
水旱災情,500 萬畝只收幾十斤(仍報千斤),有100 多萬畝早稻失收。去
年追求密植、高產,放衛星成風。領導只抓了小面積樣板田,只抓了公路
邊看得見的。腦子發熱,難於轉彎。說真話真不容易,縣委書記、勞模當
面說假話。假象掩蓋了真相,芝麻100 斤可說1 萬斤。大半年冷不下來。
大家老老實實在說假話。(劉少奇插話:不要輕信,要有具體辦法,使人不
說假話。去年一股風,批評右傾保守,插白旗,老在帽子威脅下,說老實
話的人去年不好混。)群眾批評:一不會生產,二不會過日子。年底大吃大
喝時,老農已提出警告。今年不可樂觀,無大災荒,可增產,但也到不了
300 億斤。糧種得多,油料就會少產。努力幹,從困難處著想。去年錯誤對
經濟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決不可小視,有的要一兩年才能好轉。手工業搞
掉了,要恢復。工廠財務混亂,超支5 億。3 萬噸半成品,所賠的錢誰出?
說大話,吃大虧。紗廠辦鋼廠,用掉流動資金。各縣盲目蓋了些工廠,可
以改辦學校或變成倉庫。總之,1958 年有豐富經驗,也有深刻教訓,要作
充分估計,不要怕錯誤說多了,影響積極性。講清楚,出點冷空氣,說右
傾,我也不怕。人的認識總有侷限性,過程是曲線的。腦子發熱,很少看
到不利;困難時,又少看到有利。過與不及,永遠存在。黨內有互相埋怨
情緒,不利於團結。
7 月6、7、8、9 日幾天,轉入討論食堂問題和農業問題(這是地方最
熟悉的問題),以及計劃、任務,各省談今明年和1962 年的指標。例如湖
南1962 年指標較低:按人均計:糧1000 斤,豬一頭,油6 斤;認為糧食
指標過高不利,使用勞力過多,會影響其他副業。大家對林業意見很多,
認為森林工業局實際是森林商業局,木材在深山搬不出來。河南再三講開
發三門峽以下梯級水庫,還要大辦水利。
1958、1959 年兩年,我以工作人員身份(毛澤東的兼職秘書)列席歷
次中央會議,在小組會上從不發言。鑑於當時形勢,7 月8 日上午,我破例
在中南組談了兩點意見。一是&ldo;以鋼為綱&rdo;、&ldo;元帥&rdo;等口號,不再提為好。
二是,去年怕提綜合平衡、怕提按比例發展。1958 年一提出&ldo;以鋼為綱&rdo;
的口號,我就不以為然。一次同喬木談及,他只說,這不過是取其諧音的
&ldo;文字遊戲&rdo;而已。因這口號不合經濟規律,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