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大改造的完成就過快過粗,15 年的計劃3 年完成了。(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
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當時對此種快速進度尤其經濟建設上的加快速度,黨
中央領導內部的意見並不是完全一致的。1956 年年初,周恩來提出過,既
不要犯右傾保守又不要犯急躁冒進的錯誤。1957 年的經濟建設是健康發展
的,國民收人有所增加,消滅了財政赤字。直到八大會議上,劉少奇、周
恩來、陳雲、李先念等,都對克服急躁冒進做了工作。這次會議制定了一
個合乎實際情況的經濟發展計劃,注意到綜合平衡,壓縮了基建規模,控
制了過高的增長速度。但毛澤東認為1957 年的增長速度低於1956 年的增
長速度,出現了馬鞍形,反冒進反錯了,是屬於方針路線性的錯誤。他還
認為反冒進使右派鑽了空子,將經濟與政治聯絡起來,說這是吹了一股陰
風,把多快好省、農業綱要40 條和&ldo;促進委員會&rdo;吹掉了。於是,從1957
年10 月三中全會開端,不斷批判右傾保守,實際上否定了八大制定的正確
路線。經過1958 年的南寧會議、成都會議和廣州會議,為大躍進作了充分
的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南寧會議上,指名批評了周恩來和陳雲的反冒進,
認為洩了六億人民的氣,是犯了離右派不遠的政治方向的錯誤。從此,&ldo;反
冒進&rdo;的聲音噤若寒蟬。1958 年5 月,八大二次會議透過了&ldo;鼓足幹勁,
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rdo;的總路線。周恩來、陳雲等被迫在
大會上作了檢討。會上指責對大躍進、高指標抱懷疑態度的人為&ldo;觀潮派&rdo;、
&ldo;秋後算帳派&rdo;,號召在全國&ldo;拔白旗、插紅旗&rdo;。八大二次會議透過的二
五計劃指標,比八大一次會議透過的,工業方面普遍翻了一番以上,農業
方面普遍提高了20到50。鋼從1200 萬噸提高到3000 萬噸,煤從2 億噸
提高到4 億噸,糧食從5000 億斤提高到7000 億斤。這樣,全黨從上到下,
形成一種普遍看法:社會主義革命完成後,在建設方面,&ldo;左&rdo;比右好,只
準反右‐‐反保守,不準反&ldo;左&rdo;‐‐反冒進;速度是總路線的靈魂,快
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環節;爭速度、搶時間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方針。從
而以&ldo;苦戰三年基本改變落後面貌&rdo;為口號,動員全國人民,以&ldo;破除消
極平衡論&rdo;、&ldo;樹立積極平衡論&rdo;為經濟高速發展的理論;&ldo;以鋼為綱&rdo;,&ldo;三
大元帥(鋼煤糧)升帳&rdo;,&ldo;兩個先行官(交通、電力)開路&rdo;,大搞群眾運
動,&ldo;小土群&rdo;遍地開花等,成為實現高速度、大躍進的具體方法。到了8
月北戴河會議,要求當年鋼翻一番,達到1070 萬噸。二五指標比三個月前
的八大二次會議,又普遍翻了一番以上,1962 年比1957年的工農業指標,
要幾倍、十幾倍地增長,年平均增長速度為40以上,基建投資年增長50
以上。1962 年指標,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