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科幻縱覽 > 第68頁

第68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地球上還有什麼地方是人類去不了的呢?那就是地層深處!科幻作家們一直希望先於現實&ldo;到達&rdo;那裡。當地質學家們已經證明,大地深處不可能象《地心遊記》中描寫的那樣呈中空狀後,科幻作家們便放棄徒步旅行進入地下世界的簡單方法,轉而去創造能在地層中航行的&ldo;地行器&rdo;。它用燒融的方法打通岩石層,進入地心。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的短篇《帶上她的眼睛》,美國科幻片《地心救險》中都出現了地行器。

不過,除了為探險家服務,朝著更高更快更遠的方向發展外,科幻小說中還出現了專門為懶人提供的交通方式。被稱為&ldo;美國科幻之父&rdo;的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ahele,1907‐‐1988)在《道路必須壓平》中,設計了一種新奇的傳送帶公路。這種公路由許多條貼緊的平行傳送帶構成。由外到內,相鄰兩條傳送帶之間有每小時五公里的速度差,和普通人步行的速度一樣。於是,一個人便可以安全地從一條傳送帶跨上另一條,最後站到核心部位每小時幾十公里的傳送帶上,以車的速度旅行。如果哪位讀者在翻開本書時,剛剛揩去為長途步行流下的汗水,你是否會喜歡上這樣的公路呢?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二編:技術奇觀(3-2)

第二節:奔向太空

無論是宇航事業處在高峰還是低谷,它在科幻作品裡受到的關注從未減少。

十九世界以前,地球的許多角落還處在人類視野之外,但飛向太空就已經成為科幻先驅們的夢想。當時,氣球還是惟一能夠離開地面的人造物體。但早在1650年,德伯傑勒(cyranodeberrac)發表了《月球邦國的世界》(statesandepireftheworldoftheoon,1650),其中最後一部就提到了用火箭來作太空探險的工具。

比現實中的第一艘無人登月飛船&ldo;阿波羅九號&rdo;提前一百年,在幾乎同樣的地點,以十分相近的軌道,載著太空人的飛行器就已經被&ldo;發射&rdo;向了月球。當然,它是在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被&ldo;發射&rdo;的。這部作品並非最早的宇航技術預言,但它在科學細節方面計算得十分認真、紮實。所以經常被後人提到。許多現代火箭和宇航之父們都說,他們正是在儒勒凡爾納的啟發下,才開始思考太空旅行的可能性的。

今天的人們會說,《從地球到月球》裡的預言在各方面都很精確。唯一的缺點,就是使用大炮作為技術前提,沒有預想到後來的多級火箭。不過,且慢下結論說這部作品已經過時,因為如今的科學家們正在設計巨型電磁炮,向太空發射不載人的飛行器。他們認為,這種長達數公里的電磁炮雖然製造起來很複雜,但是使用起來遠比運載火箭方式要經濟。

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是現代宇航技術的奠基人,他創作了幾篇科幻小說。其中《到月球去》於1892年發表在莫斯科的《環球》雜誌上。後來還寫了《宇宙的召喚》(1895)、《地球之外》(1920)等。這些作品都在宣傳他設計的火箭工作原理‐‐不依靠外在介質推動,以及設立多級而不是單級。後世真正能夠飛上太空的火箭莫不以這兩點為基礎。

1929年,德國電影導演弗裡茨朗格拍攝了《月亮上的女人》,令觀眾大為著迷。影片中的場面更接近現代的火箭發射情形。片中的火箭由真正的火箭科學家赫爾曼奧伯特和威利雷共同設計。雷後來叛逃到美國,而奧伯特則為納粹研製了v2火箭。他們在影片中的工作太逼真了,以至於二戰期間出於國家安全考慮,《月亮上的女人》在德國被禁止上映。這部影片

目錄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莫負有情人學霸求帶之烈焰重生年代:兵哥是冥主追我數萬年開局超神領域,我無敵了和孩子他爸協議戀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