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熱,於是他下令多鐸、博洛班師回朝,弘光帝和潞王、惠王、周、崇等藩以
及在南京投降的弘光朝廷高官顯爵王鐸、錢謙益、趙之龍、徐久爵2等都隨軍
帶回北京。南京改為江寧府,任命多羅貝勒勒克德渾為平南大將軍同固山額
真葉臣接替多鐸、博洛鎮守該地;同時任命內院大學士洪承疇為&ldo;招撫江南
各省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rdo;,會同勒克德渾、葉臣接管江南各地。八月,
洪承疇、勒克德渾、葉臣到達南京3;辦理交接事務後,多鐸等人於九月初四
日自南京起程返京4。對於俘、降明朝諸王,清廷在七月間曾規定明宗室歲給
養贍銀,親王五百兩、郡王四百兩、鎮國將軍三百兩、輔國將軍二百兩、奉
國將軍一百兩,中尉以下各給地三十畝。1在押送北京途中,朱由崧的嫡母鄒
太后跳入淮河自盡。朱常淓被清軍挾至北京後,於順治二年十一月上疏清廷
&ldo;恭謝天恩&rdo;。疏中自稱:&ldo;念原藩衛郡(指河南衛輝府,府治汲縣)蹇遭
逆闖之禍,避難杭城,深慮投庇無所。幸際王師南下救民水火,即率眾投誠,
遠迎入境。&rdo;對清廷給以&ldo;日費&rdo;、&ldo;房屋&rdo;感激不盡,表示要&ldo;結草啣環&rdo;、
&ldo;舉家焚頂&rdo;祝頌清朝統治者&ldo;聖壽無疆&rdo;2。即便是這樣搖尾乞憐,也沒有
逃脫被宰割的命運。次年(1646)五月,朱由崧、朱常淓以及其他降清的明
朝藩王都在北京被殺。清廷宣佈的罪狀是這些明朝藩王&ldo;謀為不軌&rdo;,企圖
擁立潞王朱常淓造反。3實際上,清廷統治者一方面對朱明王朝有號召力的人
3 錢肅潤《南忠紀》,中華書局1959 年《晚明史料叢書》本。
4 康熙二十五年《杭州府志》卷三十七《事紀下》。
1 林時對《荷牐叢談》卷四《蠡城監國》。按:順治二年十一月十八日&ldo;明已薨周王朱恭枵內助臣程氏率
未封五子朱紹烿奏本&rdo;中自稱&ldo;遭逆闖殘害,南遷湖州,浮居異土三載有餘&rdo;,可見所謂周王是朱恭枵第
五個兒子,尚未襲封。又據順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ldo;故明崇王世子沐恩臣朱慈爚&rdo;給清廷奏本,可知朱
慈爚是明崇王朱由樻世子,亦未襲封。惠王朱常潤是神宗的兒子,弘光帝的親叔,同帝室血統關係最近;
但他自幼迷信佛教,對國事民生漠不關心,所以崇禎帝自縊後,明朝官紳從未考慮過由他繼統。朱常潤降
清後,送到北京,給清廷上了謝恩、乞恩兩件奏疏,現存。
2 魏國公徐久爵在《清世祖實錄》卷十七中因滿文音譯誤為徐州爵。
3 順治五年二月二十六日洪承疇題本,見《明清檔案》第七冊,a7‐119 號。
4 順治二年十月招撫江西孫之獬揭帖,見《明清史料》丙編,第六條,五○七頁。
1 《清世祖實錄》卷十九。
2 順治二年十一月初九日&ldo;沐恩朱常淓謹揭為恭謝天恩事&rdo;,原件藏第一檔案館。
3 《清世祖實錄》卷二十六記同時被殺的有&ldo;魯王等十一人&rdo;,理由是他們&ldo;不知感恩圖報,反妄有推立,
物處處提防,力圖斬盡殺絕;另一方面又為了減少征服過程中的阻力,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