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一枚半兩錢,困擾華夏兩千年!(第1/2 頁)
發現了半兩錢後,很快陳翰就更加驚訝和亢奮了!
因為,他在仔細觀察了一番這二三十枚出土的半兩錢後,可以確定這些半兩錢都是漢初的四銖錢,又稱漢半兩,而非秦半兩!
這位168號墓的墓主人,陪葬的半兩錢,居然不是秦半兩,而是稀少的漢半兩!
那這意義可立馬就不一樣了,甚至重要性直線上升!
如果運氣好的話,這幾枚漢半兩的出土,甚至有可能解決一個困擾了史學界兩千年,一直都懸而未決的問題啊!
至於是什麼問題能困擾華夏史學家兩千年,就說來話長了。
這事得從秦朝滅亡開始說起。
當年,秦朝滅亡後,西漢初期是仍使用秦制半兩錢的。
不過由於允許民間私鑄,再加上劉邦和呂后都曾經搞過一些亂七八糟的幣值,這就導致西漢初期的錢制較亂。
直到漢武帝登基後,進行了前後六次貨幣改革,從三銖錢、半兩錢、皮幣和白金幣、五銖錢之間反覆多次試行後。
最終才幣制歸一,嚴禁私鑄,全國通行五銖錢為法定貨幣。
五銖錢也成為了華夏曆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
從西漢一直到南北朝,乃至隋朝一統天下後,都有在鑄五銖錢,歷時長達739年!
而如此輝煌的五銖錢,誕生之初,其實也是有“前輩”學習的。
這個前輩,便是四銖錢!
又稱四銖半兩、漢半兩!
四銖錢直徑為24-26厘米,重22-28克,基本沿用了秦半兩外圓內方的鑄造方式,但是比五銖錢要輕一點,小一點,同時也誕生的早一點。
不過!
對於四銖錢,也就是漢半兩的誕生年代,史學界一直存在著非常大的爭議!
主要分為支援漢半兩是漢文帝鑄造的文帝派,以及漢半兩是漢武帝制造的武帝派!
之所以會分成兩派,得怪班固這位東漢史學家,自己在《漢書》裡的記載前後不一致!
班固在《漢書·食貨志》裡說:“孝文五年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
並且行文最後又說:“自孝文更造四銖錢,至是歲四十餘年,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
這個說法,倒是和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的說法大致相同。
根據這個說法,漢半兩是漢文帝時期就鑄造了的,到大約漢武帝建元五年之後,才被淘汰,換成了三銖錢!
但是,怪就怪在,班固自己在後來的《漢書·武帝紀》裡又說:“建元元年春二月行三銖錢,五年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
之後“元狩五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如果按照班固的第二套說法,那就變成了漢武帝建元元年是用的三銖錢,到了建元五年改用半兩錢,最後元狩五年才定下用五銖錢。
於是,在班固自己的嘴裡,就出現了兩套相悖的幣值順序。
第一套是和《史記》記載一樣的半兩—三銖—五銖繼承關係。
是漢文帝先鑄造了半兩,然後漢武帝在建元五年改半兩為三株錢,最後在元狩五年改三銖錢為五銖錢。
而第二套,則是三銖—半兩—五銖的繼承關係。
沒有漢文帝什麼事情,是漢武帝在建元元年鑄造三銖錢,之後建元五年改三銖錢為半兩錢,最後元狩五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到底這兩套歷史記載,哪套說法才是正確的?
從東漢時期開始,無數史學家就一直爭論不休。
有人支援文帝造漢半兩,有人支援是武帝造的。
一直爭論了兩千年,這個問題都沒有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