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頁(第1/2 頁)
劉宇的聲音緩緩的迴響在整個大殿,充滿了無限的感慨,講述一個個原本已經發生現在正在發生,將來很可能發生的事情。
大漢帝國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歷朝歷代,不在於和漢唐一樣是遙控指揮,畢竟千年的歷史已經證明那沒啥用,草原一旦有變根本就反應不了。
而是把華夏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向北方草原上傳播。當每一個牧民都知道,能用羊毛、活牛羊、馬匹、白鹼面和其他礦產。從大漢商人手裡換取糧食、煤炭、鐵器、服裝,到那時候遊牧民族再也不可能有能力對華夏出兵。
……
華夏王朝數千年來治亂興替,要麼如宋、明、西晉亡於異族入侵,要麼如秦、漢、晚唐亡於土地兼併貧富分化,&ldo;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rdo;,&ldo;富家幷州連縣,貧無立錐之地&rdo;。便是後一種情況的寫照。
儒家經典中,所謂堯舜禹湯盛世,離燧人、有巢、神農。並不遙遠,用火、建房、農耕都是剛剛起步,文天祥多曾見過商周鐘鼎銅器,知道那時候鋼鐵尚未普及,技術與後世比自然遠遠不及;若論疆域遼闊。則夏商之世有東夷西羌北狄南蠻尚未臣服,荊湘自楚子入周、吳越自泰伯開闢,都要在周朝時候了,若和西漢、大唐比幅員廣闊,那是差著十萬八千里;要論君王賢明,漢文景、隋文帝、唐太宗。乃至前朝宋仁宗,未必趕不上商湯、周武。
當然不可沒商湯,周武,個人能力不說單論功績根本就不可能比得過秦皇漢武,可是如今三代卻稱之為盛世。如今哪怕是文景,貞觀也只能稱之治世。
如果單論成就。夏商周也未必比秦漢隋唐牛逼,可是三代卻是終究是高高在上的盛世,而其他的王朝再如何也只會是陪襯。
不過當然三代稱之為盛世也不是沒有理由的,這一點也許很多人想不明白,可是從後世來的劉宇卻隱約猜到點,那就是疆域,領土生存空間。
是的,夏朝幾乎侷限在河南一隅之地,商朝的疆界便伸展到了齊魯、河北,周朝則進一步擴大到了長江流域、江南兩浙,這種擴張的速度和幅度,遠勝後來任何一個朝代。
擴張的速度可以說是超過任何一個朝代,哪怕是漢唐整個華夏的巔峰時代也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據歷史記載:從夏後啟到夏後杼的半個世紀中,夏王朝一直與東夷進行不斷的搏鬥,戰場遍及魯北,豫東,豫北,冀南。從山東到河南再到河北,到處都是零星的戰場。後杼之後,焦點移至泰山東南,武裝衝突不時發生。捱到夏末,精疲力盡的雙方都不得不考慮改善關係了。
在帝發元年,&ldo;諸夷賓於王門,諸夷入舞&rdo;,東夷開始展現出賓服友好的姿態。然而,令人尷尬的局面出現了,暴君夏桀王在鳴條戰敗後竄於南巢,夏人也跟著逃難於淮河,太湖,杭州等地,他們逐漸的被當地的夷人或百越所同化。
在中國人看來,華夏或漢圌族被它族通化的事例是不可想像的。
不久,商朝建立,華夏人仍與東夷打起了亂仗,卻始終沒有徹底的征服戰爭。在後世的卜辭中發現了這樣的話:&ldo;商人服象,為虐東夷&rdo;,&ldo;商紂為黎之搜,東夷叛之&rdo;。還有這樣的:&ldo;紂克東夷而殞其身&rdo;。顯然,商朝時期華夏人與東夷依舊經常兵戎相見,而且,紂王這個野蠻的暴君就是因討圌伐東夷,損耗國庫而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牧野圌戰後,商朝覆滅,紂王自圌焚。寬宏大量的武王為紂王的親子武庚保留了祖先的土地,讓他依舊居於朝歌。
然而,武王卻憂心忡忡,自夜不寐。商人的祖先,原本是從東夷分化出來而後加入華夏的,因此,東夷與商朝王室的關係畢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