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武則天這一生得到了亙古未有的威嚴與榮譽,卻也失去了幾乎全部的親情。一些親人慘死在她的手下,另一些親人與她已毫無情感可言。這是一條代價高昂的成功之路,其中的艱險讓人聽來不寒而慄。她的一生為中國歷史帶來了許多變數,也為後人留下了太多可供談論借鑑的傳奇。
帝業從這裡開始
對於武則天早期的經歷,人們早已經耳熟能詳。她是幷州文水人,十四歲進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在此期間又與太子李治產生了感情。唐太宗死後,她在感業寺出家,幾年後被已經即位的李治重新接回皇宮,並贏得了他的寵愛和在後宮的絕對權威。有人說她的精明來源於父親武士彠的商人生涯,但事情並不僅僅如此。武士彠曾為唐高祖的反隋事業立下功勞,因此受到李唐皇室的優待,已經從官商向新興士族轉化。而武士彠的妻子也擁有隋朝皇室的血統,因此武則天並不像反對者所說的那樣出身寒微,事實上她應當擁有一定的優越感和貴族意識。
後世流傳著許多關於這位女皇的傳說,比如&ldo;唐三代後,女主武王&rdo;的傳言,唐太宗因此還殺掉了一個官員,因為他的小名是&ldo;五娘&rdo;。傳說當時著名的星象家袁天罡和李淳風都在這場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這究竟是確實存在的事實,還是後人的附會,現在已經無從知曉。但可以確定的是,十四歲的武則天在得知自己被選入宮中時並沒有表現出惶恐與悲傷,面對痛哭的家人,她只是說:&ldo;誰知道這不是好事呢?&rdo;所以人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小姑娘在進宮初期已經抱有某種程度的理想,但至多隻是想到成為妃嬪或者皇后,肯定還沒有想到日後自己會成為一位女皇。
入宮後的武則天被唐太宗賜名為&ldo;武媚&rdo;,這個名字也是&ldo;嫵媚&rdo;的諧音。她的漂亮乖巧不單贏得了唐太宗的欣賞,也讓太子李治為之動心。當時的武媚服侍在唐太宗身邊,時常會與前來看望父親的李治見面,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個兒子,年歲與武媚相仿,也許富有心計的武媚根本不想把一生的幸福寄託在已經步入暮年的唐太宗身上,所以從那時起,她就已經和李治建立起了不一般的感情。但這種感情並沒有被唐太宗察覺。他身邊的妃嬪太多,武媚可能也不像人們想像中那樣得寵。所以唐太宗沒有注意到她和自己兒子關係的不一般,感到受冷落的武媚因此也與太子走得更近了一步。
幾年之後,唐太宗逝世,武媚和其他未曾生育的妃嬪一起被送往感業寺出家。據說她在寺院裡度過了一段清苦的生活,但以她的個性,人們相信她從沒有放棄過回宮的理想,而是想出各種方法讓李治儘快想起她,將她接回皇宮。在進入感業寺的最初幾年裡,已經即位的李治並沒有把武媚接回宮中,有人說他在這段時間裡忘記了她的存在,只是在後來的感業寺裡的一次偶然相遇中才又重拾舊情。也有人說他們為了避人耳目,一直在暗地裡來往,並在這段時間裡生下了兩個孩子。但無論如何,李治和武媚終究是在感業寺中重逢了,這為武媚的生活帶來了一個轉機。
在後宮中樹立權威
正在這時,李治後宮裡的王皇后和蕭淑妃爭寵,兩人的爭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為了贏得皇帝更多的好感,王皇后打聽到武媚的訊息,並派人將她接到自己的宮中,希望藉此表現自己的大度與善解人意,贏得皇帝的更多眷顧。武媚當然知道王皇后利用自己的目的,但她沒有讓王皇后如願以償,而是抓住這次機會讓自己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此後局勢的發展證明瞭王皇后的失策,李治在對王皇后表現出一些感激後,立即將所有的注意力轉向武媚,王皇后和蕭淑妃同時遭到冷落。而武媚則很快顯示出富於心計的一面,她在後宮的明爭暗鬥中如魚得水,很快就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關係網,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