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第1/2 頁)
朱高珞悵然若失,他昨夜醉酒,早上起來頭暈腦脹,因要來梅花園看蘇小難,卻空不見人,一時問了梅花園做事的老嬤嬤,當老嬤嬤告訴他,蘇小難已經離開燕王府時,竟是發狂奔來追她,又聽梅槿說她走了,恍然丟了魂似的惋惜,便急急叫了守門的家丁,牽馬來,梅槿忙說:「三公子,小姐走,是燕王的旨意。」
朱高珞焦急不堪:「什麼旨意不旨意。」見家丁還沒牽馬來,又催促另一個人去喊。過了片刻,馬兒來了,他一個翻身躍了上去,飛馬疾馳,往北平城裡追,北平城裡年氛正濃,雖是大早,已是熙熙攘攘,他催馬疾馳,等到了城門,已覺晚矣,等出了城門,才覺自己犯了錯誤,蘇小難或不是從這正南門出來的,他一時惱怒,在城門外逡巡,又行了裡,也不見蘇小難的身影,竟然一時鼻端發酸,眼眶潮濕。
原來馬和為了趕時間,沒有從人群茂密的南門出,而是選了東門,出了東門不遠,又揀了小道趕路,雖同出南門和東門,卻都是往南行,也都要經過一個岔道,可惜在朱高珞差了半香時間,過了那岔道,馬和就往小路去了,雖小路崎嶇,但往雲別山的時間卻縮短了近一半。
一路顛簸,蘇小難日夜敷藥,臉上的浮腫也好得差不多,慢慢的只見微微的紅印,馬和細緻,沿途酒館住宿,茶飯冷暖都安排得周到全面,十天已過,已望雲別山的山巔,一派雲霧纏繞,境地杳渺。
第78章 刺殺
山路便不能再用馬車,馬和將馬車賣了,換來輕騎,挑了幾個壯碩的隨從,輕裝上山,到了半腰,馬兒已不能行,十幾人換做行走,幸好蘇小難傷痕痊癒,氣質若初,走得也快。
等到了半腰之上,便見長日派的牌坊,有兩個白衣弟子守護,那牌坊上寫著「青易不蠹,日月流光」的對聯,馬和說明來意,是以燕王之意拜訪道衍大師,原來這守山弟子早得了道衍的旨意,只說燕王來訪,一律引薦,這下就引馬和十幾人上了雲別山巔。
正是冬季,雲別山千丈陰崖,層冰積雪,待走了半天,已近黃昏,才到了長日宮宇,蘇小難已是疲憊不堪,卻見這宮宇映在夕陽下,金簷凌空,瓊樓駕霧,真偉觀奇絕,一時倦容也削去一半。又由宮宇守門弟子通報,馬和等人才進了大門,再由一個弟子引到會客閣,才算罷了。蘇小難癱軟著身子坐在椅子裡,侍茶丫鬟奉上茶果,她餓了半日,囫圇吃了一些。
到了晚膳時間,有丫鬟端來好菜好食,蘇小難和這些行了一整日路的隨從席捲殘雲。到了向晚,道衍果然來了會客閣,蘇小難見了這風姿仙骨的人,慌忙從椅子裡爬了起來,一班隨從也肅肅靜靜,馬和畢恭畢敬向道衍行禮,並說明燕王對道衍的眷念之情,又將書信交與他,道衍啟開一看,又微微看了蘇小難一眼。道衍因一年前在靈谷寺時見過馬和,也記得他,便說:「請到裡廂說話。」
馬和隨道衍進了會客閣的裡廂,這裡廂窗戶閉合,鮮有人來,道衍說:「我有兩句話請你帶回給燕王。」
馬和說:「請大師言明。」
道衍說:「第一句話,日照龍鱗萬點金。」這句話馬和並不知其意,他只以為是道衍轉給燕王一句有關蘇小難的話,似有隱意蘇小難的不平凡。
但若燕王聽了,肯定是知道道衍的深意,原來當年雨天出獵,朱元璋出了一個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他令朱允炆先對,朱允炆對了一聯「雨打羊毛一片氈」,又令朱棣對,朱棣卻意外地對了一聯「日照龍鱗萬點金」,這句一出,高下立判,朱元璋也不禁深深感概朱棣與他氣概的相似。道衍說這句話無非是叫燕王寬心,憑這等氣勢,就算你父王不給你皇位,這皇位也該是你的。
道衍又說:「第二句話,請轉告燕王,莫忘當年在靈谷寺的一席話,我再贈他一言,星分翼軫之時,永珍更新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