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當危險離去,人們意識到自己還活著的時候,他們麻木的神經才甦醒過來,還有許多受了傷計程車兵在痛苦地呻吟著。
倖存的錦衣衛士兵守在外圍,他們默默的為戰友包紮好傷口,解下自己傷痕累累的甲冑,強撐著疲倦之極的身子尋些樹枝野草來生火造飯,紅紅的火光映著他們的臉龐,那臉上一片茫然,這些遠比普通人要堅強的多的戰士,也不知道他們明天還要迎來多少敵人,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活著返回京師。
這是一次陰謀,大大的陰謀,壓抑,到處都是一片壓抑的氣氛,壓抑的讓人喘不上氣來。楊明腳步沉重地走在他們中間,甚至不敢多看他們一眼,他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劊子手,如果不是他的主意,這些軍士不會落得這般下場,如果不是他的主意。這些士兵不會糊裡糊塗打幾場爛仗死在這兒。
樹林中,一座剛剛搭好的簡陋帳篷,魯青峰坐在柔軟的青草堆上痴痴的發怔:&ldo;好險啊,想不到此刻竟然扮成商隊堵截,虧得楊大人看出了破綻,要不然……&rdo;
想起那兇狠的一箭,唐四餘悸未消地摸了摸額頭,他的額頭劃出了一道血痕,那是三楞箭簇貼著頭皮向上飛去時劃破的,此時碰觸還有些疼痛。
楊明心亂如麻,正暗暗思忖著,一個侍衛端著碗水走進來:&ldo;大人,先喝口水吧,飯一會兒就好。&rdo;
楊明這才感覺到又渴又餓,他連忙站起來,稍稍整理了一下儀容。這才接過水碗。那名親兵又悄悄退了下去。
他抿了口熱水潤潤喉嚨,正考慮明天的行動,&ldo;為今之計,只有棄旱路而走水路了。&rdo;
……
河水滔滔,浩渺的天際,一行大雁翩然而過。兩岸的平原上,莊稼已經開始成熟,辛勤的農民赤著曬的黝黑的脊樑在地裡揮舞著鐮刀,汗珠兒一顆顆摔在肥沃的土地上。
徐風吹過,泛著白鱗鱗的浪花兒的河面上,傳來一陣陣豪放的歌聲,漁夫歡笑著將網兒撒進水裡。
大運河北抵京師,南至杭州,但是因為沿途河流流向不定,這條大運河並非直貫南北,而是連貫各地河流的航行水系,一路下來,彎彎曲曲的時而向南時而向東。
一艘船體漆成紅色的單桅快船正逆流而上,船速極快。這是一艘驛舟,可載人六十上下,同時有貨艙可乘載重要物品。這種驛船順風使帆,逆風使槳,船上備有八到十二枝長槳,民間俗稱蜈蚣快艇。
水面上但凡有漁船、商舟見了這紅色的傳驛快船,都趕緊的避到一邊。官府的規矩,河上航行,任何船隻皆對傳驛快船必須迴避讓出航道。
☆、第六十六章 應邀赴島
這次事件是有預謀的,楊明再三思量,這種手筆絕對不小,這已經不能算是刺客了,這群人有軍伍作風,弓弩齊全,甲冑加身,必然是朝廷官兵,看來自己在無意中已經得罪了朝中的不少大人物了。
如果再這麼南下,想必艱難險阻定然重重,自己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陷阱之中安然無恙嗎?楊明心裡沒有把握,和懷恩進行商議之後,楊明決定改走水路。
欽差代表的就是皇帝親臨,地方官員倒不好在明面之上橫加為難,船隻配備得倒是一流。
楊明等人浩浩蕩蕩的順流而下,不到十日,數十艘大船已經到了蘇州海岸境內,此刻正在岸邊停泊,等待黃道吉日入城。
欽差是代表皇帝的,雖說這次是隻是處理開阜一事,可蘇州城都得跟著忙活起來……
這次開阜雖然在朝堂之上受到了莫大的阻礙,但是毫無疑問,沿海的工商百姓是積極擁護的,就連官員也指著這次開阜能將自己的功績提上幾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