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第1/2 頁)
楊明回到客棧,背朝天躺在床上,郭玉璇和林奴兒心疼得直掉眼淚,手顫顫巍巍的給楊明上著金瘡藥。
剛上好藥,就聽見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郭玉璇瞬間怒氣值全滿,開啟門,一腳就踹了出去。
楊明依稀可以看到一個身影飛了出去,那人身上還穿著眼熟的傳旨太監服飾,&ldo;快,快把人扶進來,你這……敗家娘們!&rdo;為什麼是敗家娘們,因為不久之後一個傳旨太監一臉鐵青的進了房間,臉上依稀還有一個腳印,楊明肉痛的從枕頭底下取出了一張百兩銀票,&ldo;公公請恕罪!&rdo;
&ldo;無妨,楊鎮撫接旨吧。&rdo;這公公臉色稍緩。
楊明急忙從床上翻起身來,痛處牽扯,臉一抽一抽的,甚為難受,&ldo;微臣接旨。&rdo;
&ldo;雜家倒是忘記了,皇上說了,楊鎮撫傷口未愈,不用跪接。&rdo;楊明一頭冷汗,這死太監完全是公報私仇。
&ldo;還有,錦衣鎮撫楊明,允文允武,知進退,懂禮儀,明是非,悉榮恥,封御前行走,即著宮中學禮,三日之後,隨朕坐朝,殿上當值。&rdo;
&ldo;微臣領旨。&rdo;
皇上下旨,禮部自然奉行不渝,禮部尚書、侍郎左右侍郎匆匆開了個碰頭會,揣摩著成化的心意,便匆匆趕去國子監傳禮部命令了。
監丞、教諭們匯合了全校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共計八千多人,站在寬敞的空地上,聽著禮部右侍郎抑揚頓挫地向全校師生宣佈學規教條:&ldo;各堂教官所以表儀諸生,必躬修理度,率先勤慎,勿惰訓誨,使後學有所成就,斯為稱職。&rdo;
&ldo;從即日起,諸生每三日一背書,日讀《御製大誥》及本經四書各一百字,熟記文詞,精解理義,或有疑難,則廉慕質問,務求明白。不許凌慢師長。若疑問未通,闕疑勿辨,升堂背書,必依班次序立以俟,不許逾越。&rdo;
&ldo;每月作本經四書義各二道,詔誥、章表、策論、判語、內科二道。每日習仿書一幅,至少二百字,以羲、獻、智、永、歐、虞、顏、柳等帖為法,各專一家,必務端楷。&rdo;
&ldo;旦暮升堂,必衣冠嚴整,步趨中節,坐堂必禮貌莊嚴,恭勤誦讀,不得脫巾解衣。往業別班會饌,必敬恭飲食,不得喧譁。朔望隨班謁廟畢,方許與假出近處遊訪,不得放肆醉飲,顛倒街巷及與人爭鬥,有傷風教。其餘時間,一概不得離開國子監。&rdo;
&ldo;一應事務,必先告本班教官,令堂長率領升堂,告於祭酒,可否行之。若有疾病無妻子者,養病房調治,每夜必在監宿歇。雖在諸司辦事者,亦必回監,並不許群聚酣飲。遇有選人除授及差遣辦事,從祭酒公選差遣,違者治罪。祭酒、監丞、教諭,每日唱名查人,每晚宿舍查崗,但有無故擅離者,一概退回故鄉……&rdo;
這裡在給學子講班規,與此同時,楊明也接到了命令,他的官兒不小,也不大,不大不小的官就用不著皇帝親自下旨,皇帝一個調令,調知了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再通知錦衣衛都指揮使司,楊明家裡就歡天喜地的迎來了一道蓋著鮮紅的五軍都督府關防大印的任職文書,楊明依舊是錦衣衛鎮撫,只是加了個御前行走,北鎮撫司的大小事宜就有萬通親自處理了。
錦衣衛本來就是天子親軍,不僅擔負著偵查,哨探,緝拿的任務,還是皇帝的護衛親軍,加上了一個御前行走,聽著就好牛叉。
至於這官兒是幹什麼的,御前行走還不知道,所以要去國子監學一應的禮儀規矩。
今天楊明第一天上班。
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