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將這份抄件逐字逐句的看完,楊明的面色已經有些發白,他將這張重逾千斤的信紙擱下,難以置通道:&ldo;局勢……已經若斯了嗎?&rdo;
錦衣衛同知袁彬沉重的點點頭道:&ldo;前些年倭寇還不成氣候,地方官員都能講倭寇犯邊之事壓下來,所以朝廷大臣都以為倭寇偃旗息鼓,土崩瓦解,誰知此次其捲土重來之時,倭寇大小部隊共百餘支,總共人數竟有近萬人之多。&rdo;
一說到此處,這老同知便鬚髮皆張的拍案道:&ldo;更可恨的是,還有些我國的海盜流氓、不第士子、越獄囚犯,穿倭服,掛倭旗,四出殺掠,氣焰囂張,數目竟有真倭的三四倍!&rdo;
說著又長嘆口氣,無可奈何道:&ldo;原先倭寇只是在沿海搶劫,但與我沿海衛所接觸後,發現大明將不知兵、軍備鬆弛;官兵貪生怕死、戰力不堪一擊,其更是肆無忌憚,如入無人之境,甚至連南京都敢騷擾了……&rdo;
&ldo;再說我東南沿海,也是倭寇大熾。今年上半年,倭寇出動戰船百餘艘,同時在我山東、福建等處沿海竄襲!小年過後,更是攻破我浙江昌國衛之後,又犯太倉,入乍浦,攻平湖!倭寇所至,官軍披靡!焚燒城鎮,搶劫居民!擄奪人口,破壞田園!已經成為我大明之心腹大患,更因沿海乃大明之錢庫糧倉,其危害更甚於韃靼矣!&rdo;
&ldo;至於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的蠻族土司,也趁勢叛亂,隨規模不大,卻有愈演愈烈之勢,嚴重威脅到當地子民的生計安危!&rdo;這錦衣衛同知袁彬是經歷過當年的土木堡事變的,對局勢洞若觀火,一時間在場眾人都被他那強大的氣場所震懾得一句話也說不出。
郭重陽也是錦衣衛千戶中的老資格了,這時候眉須盡顯殺氣,使勁拍案,厲聲道:&ldo;我沿海一帶,因富庶被視為肥差,自從大明三代以後,尤其是英宗時期宦官王振專權、防務廢弛之後,買官賣官就=成風,拿出一萬兩可做一個知縣,三萬兩可做一個知府。那些排班候缺的官員,典賣家產、四處告債也湊不齊這麼多錢,哼,竟然有官員上司,讓他們先打欠條,上任後按照一分利分期還清。這樣上去的官,自然要刮地三尺,敲骨榨髓,哪裡還會管草民的死活、地方的安定?&rdo;
楊明聽到這裡也經不住點了點頭,應和著道:&ldo;於是乎,那些被敲詐乾淨的富商、走投無路的漁民、以及一些不得志的小吏、書生,便紛紛加入倭寇,為之嚮導!據說倭寇之中,中國人的數量竟然多達七成,真倭反而只有三成。因此倭患不僅屢撲不滅,而且氣焰益張!若不是被颳得怨氣衝天,這些人縱使再兇殘,也不至於跟那些卑劣的倭人攪在一起!&rdo;
袁彬欣賞的看了楊明一眼,心中想到,這楊明小後生分析問題抽絲剝繭,點到要害,果然也算得上一個後起之秀,老夫理當提攜後進啊……
袁彬緩緩道,&ldo;爾等所見不錯,當務之急是一致抗倭,但是大明的官場不是那麼的簡單,但是……&rdo;
但是……果然又壞在這兩個字上……
袁彬頓了頓,&ldo;你們要記住,咱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還有東廠,科道言官……&rdo;千言萬語也比不過這一句,作為一個官場老人,如果說出這一句話來,就是真心想要培養自己的下屬了,袁彬接著道:&ldo;前者是明刀明槍的敵人,而後面二者則猶如一條毒蛇,雖然不能一棒打死,但是不可不防啊。&rdo;
此次作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