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首先表明的是對組織上對我所犯問題的查證意見,我不僅心悅誠服的完全接受,並感到萬分的悔恨和內疚!但此時做為一個深受黨恩、又深愧黨情的人來講,我已不是考慮個人的處理結果,而是從骨子裡由衷地希望我們黨和祖國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出於這種真切的心願和對黨的政治責任,我願將一深思了許久,對如何有效治理腐敗問題的想法披肝瀝膽地稟明,望能洞見我的苦衷!
我個人認為,當前官場上突出的弊害是吏治腐敗和結黨營私,兩者相輔相成,互為滲透,不僅在黨內產生了極壞的影響,而且也嚴重地敗壞了社會風氣,如不斷然採取有效措施嚴加整治,無疑會成為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的極大危險和嚴重障礙。這種敗壞風氣的嚴重狀況,不談不等於沒有,正視現實也決不是自我否定,而是為了徹底地改變它,由此就更能說明我們黨的英明、偉大。
目前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狀態,只有用常規性方法治理已不易切實見效。我以為,除了有效地治理腐敗環境等措施外,還應採取一些&ot;非常之舉&ot;,積極穩妥地觸及官場上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使各級官員均能產生強烈的心靈震撼,進行深刻的反思,方能達到一定的實質性效果。如若實施這一&ot;非常之舉&ot;,既能把腐敗腐朽的思想從諸多官員的腦海里有效地清除,又可自然打破結黨營私的壁壘對政治體制改革的順利實施產生影響,最終會出現腐敗官員對黨感激涕零,時刻不忘為黨中央的治國安民大業甘效犬馬之勞的局面。
據我所瞭解的社會有關情況,實事求是地講,如果嚴格按照國家法紀條款來衡量,目前在我國逾越原則發生腐敗問題的官員已絕不是少數,腐敗現象已帶有相當的普遍性,只是在程度上和性質上有所不同。但任何腐敗現象都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加深的,可當前受到法律懲處的人數卻只佔其中一個很小的比例。因而當前在社會中逃避法律制裁的腐敗官員佔其中絕大的比例。受到法律查處的人在冷酷的現實面前,令其觸動心靈、深刻反思並萬分的悔恨,那是必然的。假如人生能倒寫的話,當初這些人絕不會容許自己的違法行為出現。同時,在目前眾多逃避法律制裁的腐敗官員中,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腐敗行為不對,卻不願或不能面對現實,存在僥倖心理,一方面在評價著受查處的腐敗行為,另一方面自己卻依然發生著腐敗現象。同為腐敗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思想狀態,兩者的效果之所以差之千里,其關鍵就在於是否對他運用了法律手段,使其觸動心靈,震撼思想。
當前許多案件在查辦到一定廣度和深度時,往往因穩定因素而有所顧慮,使案件不能得以徹底查證。但殊不知,迴避矛盾的暫時穩定勢必會導致激化矛盾的長遠不穩定,因為眾多逃避法律制裁的腐敗官員其心靈不受到強烈震動,思想不發生深刻變化。在當前的客觀條件下,腐敗行為是不會停止的,其程度只能逐步加深。
對超越法律的腐敗官員全部徹底的嚴肅懲治,從法律意義上講是天經地義的,但根據目前的辦案線索、辦案證據和辦案手段是不可能全部查證的,即便是全能查證,真要嚴格按法律懲治的話,不僅會對黨的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勢必影響目前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面。針對當前的客觀實際情況,從國家的整體利益考慮,我個人認為,若能採取一項既可使社會穩定不受影響,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又能對腐敗等問題有效治理的措施,則意義會更加現實、深
貪官的&ot;反腐建議&ot;(2)
遠。我認為,在當前治理這些腐敗風氣的特定時期內,國家如果制定一條&ot;寬嚴並舉&ot;的法律政策,這一效果有可能會得到充分體現。因為法律也是為政治服務的一種工具,運用法律的目的也是為了最佳化社會環境,維護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