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2 頁)
何鴻說的是事實,過去和現在的澳門政府嚴重依賴賭稅。
所以何鴻以權威的口氣說:「任你怎樣想辦法,都是惟有多開兩張臺。」
賭王所說的「臺」,當然是賭檯了。
第五部分迴天乏力 賭城活力漸衰退(2)
據估計,約8成以上的遊客是奔賭而來,約1成多是真正的商務旅行者。這8成多遊客中,一部分是賭徒,一部分是對賭城好奇的遊客。顯然,遊客來到賭城,必然會光顧賭場,既然進了賭場,再怎樣也會玩一玩賭資極微的老虎機。
60年代中期起,澳門的博彩業初見成效,遊客逐年增多。1965年遊客數為125萬人次,1973年突破200萬大關,1979年突破300萬,1982年突破400萬大關,1987年破500萬大關,1991年突破600萬,1992年再破大關過700萬,1996年破紀錄地突破800萬人次。而澳門同年的人口約40萬,遊客是居民的20倍。
源源不斷的遊客,為澳門賭場帶來滾滾財源。1992年政府的博彩稅為34億港元,約佔澳門直接稅的一半(直接稅約佔澳門總稅收的9/10)。賭稅全部來自娛樂公司及其所控的馬會和狗會,其中2億來自賽馬賽狗,其餘32億全部來自8間賭場。按30的博彩稅率,澳門賭業的稅前利潤約120億港元;按10的利潤率計,總投注額為1200億港元。
1995年博彩稅創歷史新高為52.5億元。賭業的稅前利潤高達170億元!
「否極泰來」,那麼也會「盛極衰至」——如果沒有注入新的活力,鼎盛時的下一步,將會跨入衰退,而不是更加輝煌。
正是從1993年後,澳門的旅遊博彩業出現30多年未遇的大徘徊。1995年遊客數為770萬人次,比1993年的785萬還少了15萬人次。雖然1996年遊客數創下歷史新高800萬人次,但博彩收益卻沒有增加,反比上一年度下降了9。
1992年初到1993年末的2年間,遊客數分別增加100萬和85萬人次。
大幅增加的原因:自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中國政府放寬對內地居民赴境外旅遊的限制。當時澳門旅遊界權威人士作出非常樂觀的估計:來澳的遊客數將以每3年200萬人次的比例增加。事實上,從700萬到800萬,用了4年的時間衝刺。
這與80年代末90年代初平均兩年淨增100萬,形成鮮明對照。
遊客直接影響賭業收入,據1996年6月17日《澳門日報》稱:「澳門博彩收益一直保持增長,1993年前,每年增長率甚至多保持在兩位數以上。但從這兩年看,猛然下挫驚人,1994年從上年(1993年)的30跌至8.9。去年(指1995年)增幅也只是9。」
1996年博彩收益持續下跌9,與上年的9的增長相抵,錄得零增長。何鴻第一次沮喪地公開表示:現狀「確實令人很擔心」。
賭王更為擔心的事情在後面。1997年,澳門的旅遊博彩業大滑坡,遊客數暴跌100萬,博彩收益急挫9.7。1998年遊客數較上年減少近1成,博彩收益減幅6.2。1999年遊客數減幅過1成,博彩收益再減6。
持續多年的低增長和負增長,原因安在?
外部環境與客源變化
以旅遊博彩業為龍頭的澳門經濟,所受的外部影響,以香港最大。香港是澳門的最大客源市場,根據以往的經驗,香港經濟的盛衰,直接影響澳門的旅遊博彩業。
在1996年夏季以前的幾年間,香港經濟出現工業化後前所未有的大衰退,經濟增長減緩,市民消費水平下降,這對澳門的旅遊博彩業造成直接影響。從1994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