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2 頁)
當然這些念頭在讀這篇傳奇的人的腦海里一閃就過去了,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李益的無行,像有一個重大發現一樣興趣盎然。因為當事人早已去世,作者無所顧忌,讀者就更無必要為死者諱了。
另外一篇更絕。
這篇東西題為《周秦行記》,是一個人自敘其傳奇般經歷的遊記。說的是其人在貞元中進士落第,歸途中,走到伊闕南道鳴皋山下,誤入漢朝薄太后廟,邂逅千年前的古人、漢文帝之母薄太后,並與漢高祖戚夫人、南齊潘淑妃、本朝玄宗太真妃子楊氏相遇,最後由漢王嬙--也就是那位遠嫁匈奴的王昭君--侍寢、春風一度的故事。整篇內容荒誕不經,文字也不精彩,但其中有一處描寫卻駭人聽聞。
文中寫道:在薄太后給作者引薦楊太真妃子後,太后問及當今天子是誰,對曰:&ldo;今皇帝,先帝長子。&rdo;太真笑道:&ldo;沈婆兒作天子,真是大奇!&rdo;
不論其他,單就這種語氣就讓人驚倒了。如何能把代宗沈皇后竟稱作&ldo;沈婆&rdo;?把德宗皇帝呼作&ldo;沈婆兒&rdo;?這種汙辱先帝及先朝皇后之舉,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另外,誰都知道當年的沈皇后在安史之亂中曾兩次陷入胡賊之手,最後竟莫知存亡,德宗皇帝後來曾數度尋訪,均無下落。而文中卻以曾作胡人婦的王嬙&ldo;侍寢&rdo;,作者這種用意極其惡毒的影射,亦讓人心驚不已。這篇文字是誰的手筆,竟有這麼大的膽子?!
卷端赫然題著撰者姓名:牛僧孺!
人們先是驚訝,然後是懷疑,最終一致認為,這東西絕不會是僧孺所作。原因太簡單了,儘管人們都知道牛僧孺好寫傳奇故事,也曾作過一部《玄怪錄》,但他絕不會如此愚蠢無知,弄出這麼個東西,把自己置於死地。這肯定是有人假託,藉以詆毀誣陷牛僧孺。這篇《周秦行記》還傳到了文宗手裡,連皇上看了都道:&ldo;此撰者定是假名,僧孺哪裡至於會稱德宗為&l;沈婆兒&r;呢!&rdo;
但是,誰也不知道這是何人的傑作。
其實不光是現在這個時期有這些怪誕的傳奇故事在流傳,早些時候,這種文字也層出不窮,內容大體上都是借古事或子虛烏有之人把一些不經的行為寫出來示眾,可像這篇《周秦行記》公開詈毀之作,大家卻是第一次看到。
人們茶餘飯後,讀事猜旨,雖也不無樂趣,但是仔細想想朝中派系相互攻訐的現實,心裡面還是有一種隱隱的憂慮的。
風起於青萍之末。若是沒有李宗閔、牛僧孺與李德裕的對立,也就不會在朝廷政治中產生派系之分,兩種派別既然相互鬥爭,文學便就是一種最有力的工具。
李宗閔 牛僧孺 李德裕(5)
四
過了好多年,還有不少人爭論著一個問題:李宗閔、牛僧孺與李德裕到底誰是誰非?換句話說,到底哪一方是朋黨,還是兩者皆為朋黨?
古有定論:為私利而勾結意趣相投者,稱為&ldo;朋黨&rdo;。
從來人們就討厭朋黨。道理何在?一是結黨就必然營私;二是黨派之間的是非爭鬥,自然也就影響到國家的安穩和君主的地位。本朝實行的三省分權和宰相政事堂合議制度,無不是從政治技術的角度出發,力圖解決這個問題。可&ldo;制度&rdo;既是人定的,也就是人所能改變修正的。一旦&ldo;制度&rdo;在人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有所動搖,什麼可怕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古人有云:&ldo;亡史甚於亡國&rdo;。&ldo;史&rdo;是什麼?&ldo;史&rdo;就代表一種理念,一種是非標準,甚至一整套既定的制度。國亡仍可復,史亡則不可尋。
也許,本朝自九世紀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