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春秋大義2:隱公元年 > 第125頁

第125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這兩組問題看上去比較弱智,但哈蒙德等人從中發現,回答第二組問題的人所估計的土耳其人口總數往往比回答第一組問題的人所估計的要高出幾百萬或幾千萬。「這個簡單的測試說明瞭一種常見的、同時又極為有害的心理現象——錨定效應:當我們作出決定時,我們的大腦會對最先接收到資訊賦予過高的權重。最初的印象、估計和資料『錨定』了隨後的思考和判斷。」1148

錨定效應(anch effect)確實是很常見的,在日常生活中,買東西砍價「逢價減半」原則就是錨定效應的一個體現:商家開出來的價格就是那個「錨」,無論你減半也好,八折也好,都在圍繞著人家的「錨」。

此時,鄭莊公顯然落入了錨定效應的陷阱——姜氏一開始為叔段索封制地,這就是丟擲了一個「錨」,鄭莊公的大腦就被這個錨給釘死在附近的一小片範圍了,導致了分封京邑的最終結果。如果莊公真夠老謀深算的話,應該拋開錨定的影響而重新開價,當然最好是在姜氏開口之前搶先給弟弟安排一個封地,也就是說,丟擲自己的「錨」,讓母親和弟弟圍著自己的「錨」來考慮條件。

還有必要指出的是,哈蒙德把錨定效應描述為「一種常見的、同時又極為有害的心理現象」,這是一個過於輕率的價值判斷,大概是因為這篇文章是為《商業評論》撰寫的,有著特定的針對性吧。事實上,對錨定效應的研究大約從1970年代開始以來已經獲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是是非非不是可以簡單地一言以蔽之的,當然,在鄭莊公的這個案例上,哈蒙德的判斷應該還是比較適用的。

如果我們審慎地分析姜氏和鄭莊公這母子二人的討價還價,就會發現後世許多經學家與史家對此所作的價值判斷都顯得比較草率。比如,姜氏一開始為叔段索封制地,當真是居心叵測嗎?——對這點其實我們很難作出判斷,因為,即便假定《左傳》的記載是真實而詳盡的,依然存在著其他一些我們無法完全排除的可能性,比如,姜氏是不是在使用以退為進的手法呢?

以退為進手法(the door--the-face technie)也是一種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談判技術,比如你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撞倒了一個行人,弄髒了他的衣服,他讓你賠他一百塊錢,你說什麼也不同意;但假如他讓你賠的是一千塊錢,很可能你們爭執的結果是以一百元成交。這種手法在索賠類的事件中是特別常見的。1149現在可以設想一下,京邑是鄭國的第一寶地,姜氏本來就想給小兒子討到這塊地方,但擔心莊公會還價,於是便以制地這個明知莊公不會答應的地點作為突破口,以求在還價的過程中順利拿到京地。進一步推論:即便姜氏採用了以退為進的手法,我們也無法判斷她一開始的心理預期就是京邑而不是別的什麼地方。

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從姜氏為叔段索封制地的行為當中,我們其實無法推論出姜氏和叔段至少從這個時候起就已經居心叵測地預謀要推翻鄭莊公了。而無論一開始的時候姜氏屢次勸說丈夫廢長立幼,還是後來姜氏和叔段合謀叛亂,都不足以推論他們在索封制地的時候就有了反心,也不足以推斷出莊公在這個時候就有了縱容叔段以待將來一鼓成擒的深刻用心——因為我們至少不能排除以下這些可能性:在鄭莊公登基之後,姜氏不得不接受了這個既成事實,退而求其次地希望叔段能夠在哥哥的羽翼之下過得好一些;而在叔段受封京邑之後,環境的驕奢才漸漸激發了他取莊公而代之的念頭;莊公把京邑封給叔段也許只是沿襲了封建制度的一般慣性,或者是為了改善一家人的關係,甚至他一直就是疼愛弟弟的。當然我們尤其無法判斷的是:《左傳》裡這個故事的作者或作者們在多大的程度上是把自己所得到的資訊作了如實的記錄,又是在多大程度上把一些零散的資訊有意無意地

目錄
穿越嫡女之人民教師奇蹟!重回83:我的指引有點強撿到一隻招財貓繫結生娃系統後子孫滿堂[綜]家有廢柴初長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