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春秋大義2:隱公元年 > 第96頁

第96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周禮·秋官司寇·司盟》專門記有司盟這個職位,說司盟「掌盟載之法」,這裡就出現了「載」字,鄭玄注釋說:所謂載,就是盟辭,與盟者把發誓的那些話記載到簡策上,然後殺牲取血搞儀式,再把記於簡策的盟辭埋在挖好的土坑裡,是謂「載書」。853《爾雅·釋詁下》釋載為「言」,郭璞注釋即引《周禮》「作盟詛之載」,邢昺進而說道:「載者,載於簡策之言也。」854但這些解釋總像是沒有確切來由的,也許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釋《詩經·小雅·彤弓》「受言載之」之「載」為「藏」是個值得參考的說法。

以上只是極為簡化的一個流程描述。看上去,會盟活動複雜而莊嚴,充滿著儀式意涵。春秋時代正是這類活動盛行的時代,大者有諸侯的會盟,小者有家臣的會盟,所簽署的既有國際和約,也有私人協議,甚至還有貨真價實的詛咒。這些類似於合同的文字,除了與盟者各持一個副本而去之外,還有一份正本一直被埋在土坑裡不見天日,直到兩千多年後被考古工作者挖了出來。

最早的盟書出土是在1930年代的河南溫縣,考古工作者從一百多個土坑裡挖出了上萬片殘留著硃色字跡的石片,主盟者被推測為晉國六卿中韓氏的一位領袖韓簡子,韓簡子的名字在這裡很有些反諷意味,叫做「不信」。

數量更大、價值更高的還要算山西侯馬出土的侯馬盟書:1965年,侯馬地區挖出了400多個土坑,坑裡邊又挖出了大批的玉石片,上邊多有毛筆寫成的朱紅色的文字,也有少量墨書,字數多在30-100字之間。郭沫若先下了論斷:這些東西就是古籍中所謂的歃血為盟的盟書。855每次盟會,盟書副本由與盟者各自帶回存檔,正本在告諸鬼神之後埋進土坑,或是沉到河裡。沉到河裡的看不到了,侯馬盟書就是埋在土坑裡的那些盟書正本。

盟書的字跡怎麼會是朱紅色的呢?是否血書?——這倒是個合理的推測,畢竟現代人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還是講究血書的。郭沫若《侯馬盟書試探》裡曾引過《禮記·曲禮》孔穎達疏「割牲左耳,盛以珠盤,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為盟書。書成乃歃血而讀書」,著重號加在「用血為盟書」這五個字上,進而論述:「『用血為盟書』者,是說以血為盟誓。這樣做的缺點是不甚顯著。看來,在戰國時代或更早,血書便改用朱書代替了。古人有『丹書』,蓋凡盟誓書以丹,後人猶沿用『書丹』這個詞彙。」856

這個推論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是,郭沫若引以為據的那句孔疏似乎多了一個字——「用血為盟書」應當是「用血為盟」,一字之差,意思大變。這是一個斷句的問題,孔疏原文是:「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為盟,書成,乃歃血而讀書」,郭以「用血為盟書」為一斷,不確,應為「用血為盟,書成」,孔疏後文有「知坎血加書者,案僖二十五年《左傳》雲『坎血加書」可證。

猜想一下,魯隱公和邾儀父當初很可能也寫了這麼一份東西,字跡應該是朱紅色的——現代人用紅筆寫字會有不禮貌之嫌,但從侯馬盟書來看,用黑字來寫的卻多是詛咒。至於盟書的約束力,存在於鬼神的天視天聽——大略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結盟之後有誰背信棄義,天打五雷轟!

正如一句阿拉伯的古諺:「人老在忘記,神總是記得」,但這也難怪古人,不訴諸鬼神還能訴諸誰呢?周天子不大管事了,無法行使人間的最高權威,否則,如果周天子勢力仍在,諸侯之間乃至大夫之間的結盟又將置他於何地呢?

考究盟的歷史脈絡,《中國法制通史》給出過一個詳細的線索描述,大略說來:「盟」最初可能起源於原始部落時代,部落之間透過「盟」這種儀式聯合起來,以處理部落間的大事,參加「盟」的部落間的關係大致是平等的。到了商、周時期,「盟」作為一種祭祀禮

目錄
穿越嫡女之人民教師奇蹟!重回83:我的指引有點強撿到一隻招財貓繫結生娃系統後子孫滿堂[綜]家有廢柴初長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