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以示懲戒,愛卿不會怪朕吧?”
林國公哪敢說半個不字?今日皇上處置了齊家,他若敢言不,下一個就是林家!林國公忙跪地惶恐說道:“老臣教女無方!無顏面對聖上,實在是羞愧難當!皇上懲戒本就是小女應得,老臣心服口服!”說罷,便對寧陽道,“王妃,小女自小被老夫寵壞了,若有得罪之處,還望王妃海量汪涵!”
寧陽聞言頷首說道:“既是皇上做主,寧陽自是無話可說。說來今日寧陽只是為夫請命,對事不對人,若有得罪之處,還望老國公寬宥海涵。”
林國公氣得快要一口血噴出來,他明明記得寧陽擺明了說什麼“上至宮妃下至命婦”的話,命婦朝中多的是,皇上不可能都處置了,宮妃如今就他女兒一家獨大,皇帝自是拿她當靶子了!
林國公磨了磨牙,臉上卻得裝出一副誠心和好的笑意來,說道:“王妃多慮了,王妃為夫請命,堪為女子楷模,小女要向王妃學習之處甚多,叫她長長記性也是應當的。”
寧陽聞言忙說:“國公謬讚了。”
兩人一番寒暄推讓,只聽皇帝笑了笑,說道:“朕明日便下旨昭告天下,為皇叔正名。請皇嬸放心。”
“謝皇上隆恩!”諸葛端雲和寧陽齊聲叩謝,皇帝又笑了笑,喚二人平身。寧陽緩緩站了起來,卻見諸葛端雲不知為何仍然跪著,她正想上前攙扶,只聽諸葛端雲垂眸奏道:“臣啟聖上,邊關一戰,臣受人暗箭所傷,便藉此機會回北關調兵,此一計雖為瞞著老扈巴王,然臣私返封地也是真。功歸功,過歸過,臣為此願請皇上罷去臣輔政統領大臣之職,並請皇上收回臣望州封地。臣之母妃陵寢安於北關,於母親安寢之地長守乃是臣此生心願,因而臣在此請奏,請皇上準臣返回北關,鎮守邊關!”
皇帝聞言斂了臉上笑意,難得正經起來。殿上百官已經紛紛低呼,私論不斷。寧陽望著諸葛端雲,臉上始終掛著溫柔的笑意,不管他要放棄什麼,他去哪裡,她都會跟著。
皇帝望著跪在地上的諸葛端雲,慢慢垂了眸。自北關起兵那日起,他就知道,他與皇叔終有分離的那一日。年前皇叔來宮裡商談朝事時,便曾多番想要提起回北關之事,每回他都打哈哈地略過去,不想今日他終是當著滿朝文武正式請奏了。
諸葛錦旭垂著眸,儘量不叫自己去想曾在北關一同習武練劍、一同被皇叔母教導的一情一景,只是卻有件事悶在他心裡,始終有如大痛。他仍垂著眼,卻是低聲道:“皇叔……何需如此?”他明白,皇叔此舉除了確實想要回北關之外,也是想要叫他安心。畢竟他身為神武端親王爺,當今天子皇叔,擁兵輔政,權勢已極。朝中文武對他早已心生猜度排擠之意,否則此番他回北關調兵,朝中不會謠言如此之盛。皇叔這番請辭歸去,必是存了不想叫他難辦的心思。
諸葛錦旭搖了搖頭,他自從知曉身世至今,對深宮晦暗多有痛惡。不想今日竟如那般無能之輩,迫於朝中群臣之意,要皇叔如此離去……
諸葛錦旭少見地蹙著眉頭,心中大痛,臉上卻難以瞧出心思來。大殿之上,文武百官抬頭猜度著皇帝的心思,有幾人心急的,幾乎想要邁上一步,甩著袖袍慷慨陳詞,大讚神武端親王爺忠君為國,其心可表。可抬眼望望四周,大殿氣氛凝滯,這才嚥下要打的官腔,管住腳不曾出列請奏。
諸葛端雲微微抬起頭來看了皇帝一眼,便又垂首再奏:“臣以為,聖上登基多年,如今朝中局勢已定,百官忠君體國,百姓和樂,天下昌盛。北戎來朝更是自我大夏開國起從未有過之盛事!此一切足可見皇上聖明,勤政愛民。臣以為,輔政之事已可作罷,皇上已經可以獨掌朝政了。如今臣自請歸去,一來可鎮守我大夏北方邊關,二來可終生為母妃守陵,此二者乃臣之所願,望求皇上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