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三策(第1/2 頁)
崔濤說道:“殿下,雷音寺陰謀已經敗露,只要我們有了防備,雷音寺的叛亂就不足為慮。”
“但是雷音寺不過一寺的僧眾,他們就算是佔了沙州城,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他們定然已經和吐蕃大軍商議好了,只等佔領了沙州城就獻城投降!那吐蕃大軍肯定已經集結完畢,只等下個月大齋典禮發動後就會要動手攻打沙州了!”
崔濤這句話說完,所有人都臉色一邊。
李炎看著內堂牆上掛著的隴右道地圖,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隋唐之初時候,隴右道還是突厥的地盤,那個時候突厥還是西北地區強大的勢力,唐初軍隊多次和突厥交戰,都是勝少敗多。
隋唐兩代不斷透過拉攏分化,挑撥突厥內部各部的矛盾,成功的消滅了突厥人。
但是北部的草原地區沒有了突厥人,又冒出來回鶻人,再加上高原上崛起的吐蕃人,隴右地區一直都在上演著三國殺。
而武周朝和上皇開元年間雄厚的財力支援下,大唐軍隊成功擊敗了吐蕃人和回鶻人,控制了整個隴右道。
但是隨著唐王朝的衰退,吐蕃人和回鶻人又對隴右產生了興趣。
回鶻人還好一點,他們是遊牧民族,逐草而棲,對於領地沒有那麼狂熱。
但是吐蕃人一直都在和大唐交戰,爭奪絲綢之路的控制權。
而整個隴右道是一個狹長的走廊,在歷史上也被稱之為河西走廊。
沙州就在這個走廊的心臟位置,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歷史上,十年後吐蕃吞併隴右,就是先攻佔沙州、瓜州、朔州,將隴右道切割成兩半,然後繼續侵吞隴右道西邊的安西四鎮,最後徹底佔領隴右的。
崔濤的分析沒錯,光靠這雷音寺一群僧人,是無法控制沙州城。
一旦沙州城被佔領,囤駐在涼州的河西節度使,以及碎葉、龜茲、于闐、疏勒等四鎮的兵馬必然起兵奪回沙州。
所以接應這幫和尚的吐蕃大軍肯定已經出發了,只等雷音寺的和尚佔領沙州,他們就會進入沙州城。
春防要提前了!
往日吐蕃大軍都要在四月份才會進攻,但這一次他們三月就動手了!
李炎的臉色嚴肅,他向崔濤問道:“崔司馬,我們要如何應對?”
崔濤摸著並沒有的鬍子,大冬天搖晃著一把羽扇說道:“殿下,我有上中下三策!”
眾人翻了一個白眼,這傢伙是不是s諸葛亮上癮了,是不是還要搞一個隆中對出來?
最近不知道從哪裡弄了這麼一把破扇子,天天騷氣的搖來搖去。
沒想到李炎這個“npc”也很上道的說道:“先生請講!”
崔濤說道:“下策就是先剿滅雷音寺叛亂,然後點齊豆盧墨離二軍,加強邊防以應吐蕃。”
負責霸府財政的江倫搖頭說道:“動員大軍就要糧草,如今沙州瓜州的糧草並不充足,而且也不知道吐蕃人什麼時候進攻,從哪裡進攻,漫漫的邊境如何去防?”
崔濤點頭說道:“所以這是下策,勞軍傷財還被動挨打。”
李炎接著問道:“中策呢?”
崔濤繼續搖晃著羽扇說道:“所謂中策,就是暫時不管這些和尚,等他們起兵,但是殿下坐鎮沙州城,雷音寺的和尚久攻不下,定會招吐蕃大軍入沙州攻城,到時候在沙州附近埋伏,就可以消滅吐蕃入寇之軍了!”
江倫又說道:“不可,沙州正在春耕,如果這個時候在城外決戰,那麼秋稅就沒了糧食。而且城外是大片的平遠,如果吐蕃大軍潰敗,必然會糟蹋沙州城外的百姓。”
李炎拱手說道:“還請問崔司馬上策是什麼?”
崔濤停止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