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燕窩(第1/2 頁)
高溫悶熱。
長白山是寒帶林,以針葉和窄葉為主,林木稀疏,開闊,神農架是中國南方常見的山林,而雨林,爭奪陽光,爭奪土地是見縫插針,屬於密林。為了爭奪陽光,樹木長得非常高,闊葉,你下面的植物被擋了陽光,吸收不到陽光,對不起了,藤蔓植物會攀在樹上,往高處生長,吸收更多的陽光,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不僅在動物之間,而且在植物之間,
朱晨陽在叢林中推進。
......
在下午1點左右。
朱晨陽發現一個洞穴。
朱晨陽湊進去看了一下。,
一股腥臭味撲鼻而來。
看到洞壁上掛了很多蝙蝠。
地下積了很厚的蝙蝠糞便。
東南亞有烤蝙蝠吃。
朱晨陽可不敢。
現在科學研究顯示蝙蝠身上攜帶有40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
簡直是一個病毒庫啊。
朱晨陽離開了這裡。
過了一會兒,發現一棵野生榴蓮樹。東南亞的榴蓮野生品種都來自婆羅洲和馬來西亞。
摘下。
剝開。
有一股榴蓮的氣味。
果肉只有板栗大小。
我們現在吃的榴蓮果肉很大。一瓣果肉巴掌大,是經過培育改良的品種,野生的榴蓮果肉只有栗子大,
中國最早對榴蓮的記載是在明朝初年,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在《瀛涯勝覽》寫道:“有一等臭果,番名‘賭爾焉’,如中國水雞頭樣,長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則五六瓣裂開,若臭牛肉之臭,內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慄。”賭爾焉這個譯名頗有“蝌蝌啃蠟”之風,後世不取,不過馬歡對榴蓮果實的描述相當細緻,可以看出當時榴蓮品種未經改善,每塊果肉只有栗子大小。
實際上,全部作物都是由野生馴化而來,現代作物跟最初的野生品種相差不遠了。你己不是最初的小甜甜了,比如,論狗尾巴草怎麼變成小米的。
野生稻也只是湖邊的一簇野草,地位跟雜草差不多。
有穿越者穿越回到原始社會,發現野生水稻,種植水稻,讓全部落的人吃跑飯,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野生水稻結的稻穀只有零星的十幾粒,還是乾癟的。當然,作者可以這麼寫,不然怎麼寫出爽點,讀者不會在意,讀者在意的是能不能寫出爽點。有些作者太死板,水稻在原始社會是一個大爽點,至少給你增加1000收藏。因為,要合理,按住水稻不寫。
現代的水稻都是野生馴化而來的,怎麼馴化,優選稻種。
以中國的水稻為例,在袁隆平之前,一直都是同樣的稻種,袁隆平雜交水稻,使水稻的畝產大幅度增加。讓你們吃飽了沒事幹。
......
吃了兩個榴蓮,一個榴蓮十四五塊栗子大小的肉。
榴蓮不宜多吃。
然後離開了這裡。
傍晚。
朱晨陽尋找了一片開闊地,搭建庇護所,宿營。
在火堆前。火光照亮了朱晨陽的臉龐。
直播間。
有十幾萬網友。
朱晨陽跟直播間裡的網友說了一件事。
朱晨陽說道,“說一件事。在之前的直播,你們打賞我的錢,扣平臺分成,扣個稅後,我全部用於去山區建小學,愛心午餐計劃,以及補貼願意去山區支教的老師,目前己建了座小學,分別貴省13座,彩雲省6座,甘省4座,午餐計劃納入了11789個小學生,助了78個支教老師,
現在是這樣的,你們打賞我的錢,比如,打賞了我一兩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