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第十八回 作案手法
在我們回會客室的路上,王叔再次提出讓陳伯母他們先去休息。但是,這次無論他怎麼勸說,陳伯母恁是不肯再聽他的,非要跟著我們一起去會客室。可能她也感覺到,慕子寒接下來要說的,也許就是她目前最想知道的,關於這幾起連續案件的真相。最後,拗不過她的王叔,終於只好無奈的同意了他們跟著。
但是,當我們回到會客室,推開門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有數名刑警在裡面等著我們。王叔錯愕的一問之後才知道,這些鑑識科的刑警,是慕子寒讓王欣妍把他們喊來這裡的。隨之,我就見到慕子寒從口袋裡掏出了那唯一的資料室鑰匙,交給了他們,並交代了一些需要他們幫忙調查的事物。
見到王叔同意的點頭後,那些鑑識科的刑警,很快就匆匆離開了。這時,王叔才開口問:&ldo;子寒,現在可以說了吧,你不會是真的在懷疑是慧娟他們夫婦吧。不管怎麼說,我還是不能相信,畢竟,他們倆可也算是本案的受害者。&rdo;。
&ldo;王叔,你聽過於石上漱口,以流水為枕這句話嗎?&rdo;慕子寒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ldo;漱石枕流?這個典故當然聽過,但是,這和現在的案件有什麼關係?&rdo;王叔好奇的問。
&ldo;關係可大了,原本漱石枕流,是出自《晉書?孫楚傳》裡,孫楚向王濟道表達的一種嚮往的隱居生活。但是,這個詞其實還有另一種含義,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rdo;慕子寒笑著解釋:&ldo;中國有句古話,叫作事出反常必有妖。而之後無論是劉馳明的案件,還是剛才發生的案件,都太反常,太不合理了。所以,我的懷疑是,這根本是他們自導自演,為了洗脫嫌疑而欲蓋彌彰的行為,說白了,就是苦肉計。&rdo;
&ldo;子寒,你這話有根據嗎?畢竟慧娟可是老陳的女兒,我實在無法想像,親生女兒會謀害自己的父親。&rdo;王叔顯然還是不信,或者說他根本不願意去相信這種倫理悲劇會發生在自己最好的朋友身上。
&ldo;慧娟姐也許並沒有參與謀害陳伯的行動,但是,她一定在包庇那個真兇。因為,我可以肯定的說,陳伯就是被劉馳明殺害的。&rdo;慕子寒直截了當的說。
&ldo;可是,你不是說陳伯的死亡時間是在我們吃晚餐的前後嗎?那時候,劉馳明他們是最早到餐廳的,而且,期間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如果兇手是他,那他是怎麼辦到的?對了,你之前說的定時炸彈一樣的機關,到底是什麼?&rdo;我忍不住插口,畢竟,到目前為止,不說之後的案件。但是,在陳伯的這起案件中,劉馳明夫婦都確實有著充分的不在場證明。
慕子寒笑著望了我一眼,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起身把會客室內與資料室一模一樣的椅子翻到在地上,並拿出了當時掉在陳伯腳邊的手機,豎起來後扶著立在平躺在地上的椅子背上後,說:&ldo;這個,就是當時兇手設下的定時機關。&rdo;
見到在場所有人依然一臉的不能理解,他才又開口解釋:&ldo;我之前就已經說過,陳伯的身高,加上繩子以及吊燈的長度可以推算出,陳伯當時的雙腳,離開地面其實只有20公分左右。而陳伯這個手機的螢幕是55英寸的,可以推算出,這個手機的高度大約是在15左右。再加上這個椅子靠背的厚度,以及它的曲線弧度。那麼,這樣就能滿足當時被吊起來的陳伯,正好能以它們墊住腳,也因此一時之間不會喘不上氣。&rdo;
&ldo;但是,這麼不穩定的立足點,也讓陳伯根本不敢妄動,就更沒辦法自己從繩子上下來,甚至都做不到高聲呼救,只能寄希望於有人能發現他。只可惜,陳伯倒最後也沒有等來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