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第1/2 頁)
杜小雅的父親點了點頭說:&ldo;學說話還不算完全利落的時候,她就已經會背唐詩三百首了。五歲之前,她就看遍了國內外的各種童話故事,還有白話聊齋之類的。只是她的性格……&rdo;
看到自己的丈夫已經說了那麼多,杜小雅的母親這時候也消除了敵意說道:&ldo;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並非自閉症,因為她一切行為都可以很正常。所以我們只覺得她是性格孤僻,內向。再加上,她喜歡的東西,同齡人都不喜歡。在別人還玩捉迷藏的時候,她卻用稚嫩的小手握著毛筆寫字。所以小雅從小就沒有朋友……&rdo;說到這裡的時候,杜小雅的母親神色黯然,顯得很難過,很傷心。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可是杜小雅的情況,談不上不健康,但是也談不上多快樂,這反倒令父母很為難。對於這一點,慕森是十分理解的。因為他小的時候,也和其他孩子不一樣,為此,他的父母也是沒少操心。
吳隊長在一旁聽的入了神,這會兒一臉好奇的問:&ldo;那你們究竟是為什麼不住一起的呢?像她這樣的孩子,放她自己在外面,你們放心嗎?&rdo;
談起這個話題,杜小雅的父母更是一臉的無奈,只聽杜小雅的父親說道:&ldo;不放心,可是沒有辦法呀。小雅她後來變了,如果我們不順著她的心意,事情只能發展的更壞。&rdo;
&ldo;變了?是什麼意思?&rdo;慕森追問。
&ldo;她忽然開始喜怒無常了,偶爾沉默寡言,可偶爾也開始願意說話了,但是她一會兒一個樣子,經常把我們弄得暈頭轉向,不知道到底哪個時候才是真的她。後來我們也諮詢過,醫生說孩子在度過青春期的時候,心理波動是會比較大的,讓我們儘可能的包容理解。所以,當小雅無數次的吵鬧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時,我們就答應了。&rdo;
慕森點了點頭,然後對杜小雅的父母說道:&ldo;你們認為杜小雅要和你們分開是因為到了一定年齡,需要獨處的空間。你們認為她從小孤僻是因為性格內向。認為她反覆無常是因為青春期情緒波動。那現在我來告訴你們,我覺得你們認為的一切都是錯誤的。&rdo;說著,慕森指了指莫子棽,繼續說道:&ldo;這是頂尖的心理專家,你們可以聽聽,他是怎麼看杜小雅的情況的。&rdo;
杜小雅的父母聽後,用一種殷切,求助般的目光看向了莫子棽。
章節目錄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最後見過的人
莫子棽沒有什麼隱瞞,也很直白坦誠的說道:&ldo;根據您二位剛才的敘述來看,我認為您的孩子至少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她對某一種學科或興趣異常感興趣,甚至在某一方面讓人覺得她有這超乎常人的才能。從小就和外界的人際關係保持著一種絕對的距離。她不需要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靠近她。這種無法靠近的狀態,本身就是孤獨症的表現。不過話說回來,這種病也並不算十分罕見,如果從小重視,加上妥善的治療,她應該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區別無非就是她不喜歡和人打交道而已。
其實,人類所有的感受,都是身體中某一種元素或者本能在發揮作用。比如喜愛,那是費洛的作用;興奮,那是多巴胺的作用;親情,是本能和天性的作用;而那最令人無法自拔情不自禁的愛情,無非就是費洛和多巴胺同時迸發再加上荷爾的作用。
像孤獨症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就是缺少了多巴胺的分泌,所以才會造成他們對任何人或事都顯得很淡漠。如果不加以治療和控制,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行為會越來越怪異,最後會幹脆不再開口說話。&rdo;
慕森這時不禁看了莫子棽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