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ldo;你丫真矯情!&rdo;陳默雙手垂著,沒有去抱他也沒有推開他,他貼在蘇彧言的肩膀上,聞到了他的氣息,心裡癢癢的。
蘇彧言知道再抱下去就不合適了,輕輕鬆開他結束了這個擁抱。
陳默和隊員們一起跟著教練往安檢處走,別人家孩子都是三步一回頭的,只有陳默耍酷頭也不回,給蘇彧言氣的。
陳默不是不想回頭,是他不太適應離別的滋味,剛才蘇彧言突如其來的擁抱讓他有些暈頭轉向,身上似乎還殘留了蘇彧言的氣息。
飛機上陳默在飛機起飛前,開啟他跟蘇彧言的合照看了一眼,陳默嘴角露出淺淺的微笑,然後將手機關機。
蘇彧言將精神病人殺人案轉到了市刑警隊來。陳國軍帶著大家開會討論。
&ldo;這個案件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朋友圈估計都看過聽說過,這個案子區刑警隊基本已經結案了,彧言跟我討論,發現了很多細節問題還是有待考證的,我同意了他的想法,讓他把案子調過來了。彧言,你給大家說說案情。&rdo;
蘇彧言站了起來,&ldo;案發時間11月2日,案發地點市醫院門診部,死者趙可32歲,該院內科醫生,兇手已經當場抓獲,李春來,40歲,患有間歇性精神病。
案發當天,李春來掛了趙可的號來看病,兩人發生口角,李春來突然暴怒,拿起板凳就猛的砸向趙可的腦袋,多次打砸後,李春來直接拿起桌上的玻璃杯碎片割斷了趙可的喉嚨,趙可當場死亡。
據在場醫護人員及患者口供,整個案發過程只持續了兩三分鐘。等保安人員達到時,趙可已經確認死亡了。
區刑警隊經過調查給出結論,李春來作案時系精神病發病期,針對此案不付刑事責任,由家屬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院方不想事情鬧大,同意判定結果。
我調閱了所有口供和現場監控,又查了一些線索認為這個案子不能結案,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李春來家屬反映,李春來近期都有按時吃藥控制病情,這一兩年都沒有發生過暴力事件;
第二,根據趙可醫院的同事反映,趙可是個非常有耐心的醫生,對待病人態度非常好,基本沒有接到過投訴,兩人就算發生口角,什麼樣的情況會引起李春來這麼大的反應,在兩三分鐘之內一擊斃命,不合理;
第三,我查了李春來的家庭經濟情況,鑑定要求家屬賠償50萬,以李春來的家庭收入是很難承受的,但是家屬同意了,答應分期付款,現在已經賠付了20萬,這20萬怎麼來的?
我讓丁然幫我查了李春來夫婦的銀行帳戶,沒有什麼特殊,但是李春來老母親的丈夫在案發前有一筆15萬的款項入帳,一個農村老太太,沒有徵地拆遷,沒有補償款,這15萬的大額收入哪裡來的?
第四,李春來的手機平時電話不多,在案發前幾天他收到過幾個電話,追蹤號碼都是網路電話撥的號,ip都不一樣,每次通話在5分鐘左右。
如果是詐騙騷擾賣房之類的電話,李春來的習慣都是一分鐘之內掛掉,但是這幾個號碼沒有,號碼源可以跟蹤一下,我預感有人為了防止別人發現李陳來跟什麼人來往,故意使用網路電話聯絡他,並與他達成某種協議;
第五,我調取了李春來案發前的行蹤,他一般生活很規律,每天早起後幫著老婆照顧一下小店,然後就回家休息,也沒有什麼娛樂愛好,溜達一圈就回來了。
但是再案發前五天,我在一個區域內脫離視線半個小時,再次出現在監控區域內時,他神色慌張猶豫手裡拿了個東西,在這半個小時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他見了誰發生了什麼事?
綜上幾點,我有理由懷疑,李春來很有可能受人指使殺害醫生趙可,而趙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