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波特醫生與慈禧曠世孽緣(2合1章節)(第1/3 頁)
就在大明開疆擴土,將新津港納入治下的時候,北美大陸東部的戰爭也進入了轉折時期。
兩艘鐵甲戰艦昂貴的造價,使得本就並不富裕的南方政府,如今在財政上更加雪上加霜,
最為關鍵的是,由於秋季的大規模蟲害,導致南方出現了糧食危機。
之前一直仰仗的英爹,對於南方政府請求糧食援助的態度也十分冷淡。
其實在兩年前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英國人是有過直接出兵的打算的。
這個時代英國遠未衰弱,甚至還處在擴張期。
英國人的計劃最終擱淺了。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美國北方政府認孫子特別徹底,沒有給英國人留下任何出兵的口實。
戰爭之初,英國人立刻承認了南方政府的合法性,並邀請南方政府派人來倫敦進行外交活動。
這些外交官“不出意外”的被北方政府抓獲,英國立刻進行譴責,要求北方道歉和賠償,即所謂“特倫特事件”。
但是沒想到林肯政府立刻秒慫,不但將抓到的南方外交官禮送出境,還公開致歉,滿足了英國人的賠償要求。
甚至在整個戰爭期間,北方政府都將國內市場向英國人開啟,默許他們傾銷產品。
這使得對於英國的資本家來說,北方也成為必須重視的朋友,對英國政府進行遊說。
與此同時,英國自身的麻煩事也不少。
在歐陸本土,普魯士人正在加速統一的進度。
尤其是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與宰相俾斯麥的黃金組合,更給了法國人極大的壓力。
作為法國的盟友,離岸平衡藝術的超級達人,攪屎棍的究極宗師,英國人自然要花更多的精力在法國和普魯士人身上。
此外,沙俄雖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但實力也在恢復。
這些年他們在中歐、巴爾幹、黑海、波斯灣、遠東各地,甚至是北美的阿拉斯加,都到處與英國人做對。
再加上透過兩次鴉片戰爭,英國人終於開啟了夢寐以求的中國國門,此時也正是深耕這片最後的沃土的時候。
因此,英國人最終沒有選擇直接參戰,而是透過給弱小的南方不斷輸血的方式,以達到延長戰爭時間的目的。
但這種輸血是以不傷害自身的根本利益為前提的。
這次南方政府關於糧食援助的要求超出了英國人的容忍範圍。
因為種種因素,今年大英這個日不落帝國各處都在鬧糧荒,愛爾蘭土豆饑荒幾乎就要重演。
十五年前,愛爾蘭地區爆發晚疫病菌,土豆幾乎絕收。
土豆是當時愛爾蘭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底層愛爾蘭人的主要糧食。
當時英國政府是有能力從美洲弄到糧食救荒的。
但他們非但沒有這麼做,甚至還在從愛爾蘭收糧食供應倫敦。
天災加上人禍,使得愛爾蘭人口銳減了1/4,整個愛爾蘭地區也成為了人間地獄。
這一事件導致了愛爾蘭人與英格蘭人離心離德,自此愛爾蘭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愈演愈烈。
所以這一次糧食危機,在選擇救濟愛爾蘭人還是南方紅脖子的問題上,英國政府吸取了教訓,決定救濟稍微像人那麼一點的愛爾蘭人。
但救濟的糧食自然不可能從本土而來,而是要從各個殖民地調撥。
其中還有相當數量的一部分,需要向北方林肯政府購買。
美國北方州雖然是工業州,但小麥產量同樣非常可觀。
這使得林肯政府終於不用一味對英國人裝孫子了,偶爾也能當一回爸爸。
總之,在這樣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南方軍的秋季攻勢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