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她故意只說半句,劉琰果然並不認為太后會告訴她說什麼事,只問:&ldo;你先前說娘娘在想事兒,就是這個?&rdo;
&ldo;可能吧。&rdo;許京華為了轉移話題,主動提起筆,問劉琰,&ldo;你剛學寫字的時候,先帝罵過你嗎?&rdo;
&ldo;沒有。&rdo;劉琰搖頭答完,忽然笑起來,&ldo;但罵過五叔。&rdo;
許京華很感興趣:&ldo;怎麼罵的?&rdo;
&ldo;說要不是親眼看見是五叔寫的,都以為是蟲子蘸了墨,在紙上爬的。&rdo;
許京華哈哈大笑:&ldo;先帝罵人這麼有趣嗎?&rdo;
劉琰笑道:&ldo;你聽著覺得有趣,五叔可不那麼想。先帝有時候脾氣挺急的,對孫輩還好,兒子一輩的,從父皇到五叔,沒有沒挨過罵的。&rdo;
&ldo;這不和我爹差不多麼?不過我爹罵人可沒這麼逗趣。&rdo;跟老爹一比,這都不算罵人,怪不得宮女說先帝疼愛叔父呢。
&ldo;先帝畢竟是天子,罵人也得留三分,不然被罵的,容易想多。&rdo;
&ldo;那做天子也挺不容易的,連發脾氣都得收著。&rdo;
&ldo;不只發脾氣要收,連喜好也最好不要露出來,所謂喜怒不形於色是也。&rdo;
許京華驚奇:&ldo;為啥?&rdo;
&ldo;因為天子表露出明確的喜好,就會有人想投其所好,這天下想討好天子的人太多了,為了加官進爵,他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rdo;
&ldo;哦,怪不得他們說昏君都驕奢淫逸呢。&rdo;
劉琰笑了笑:&ldo;是啊,天子一放縱自己,就離昏庸不遠了。&rdo;
&ldo;那要做個明君還挺不容易的。&rdo;
皇上可是天底下最大的官,真任性了,誰敢管?沒人敢管的時候,不放縱自己,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許京華是做不到。
劉琰點點頭:&ldo;是啊。你也別光拎著筆了,墨都快幹了,耐心點,一筆一劃地寫,總能寫好的。學習這件事,是最不辜負人的,只要下了功夫,必有回報。&rdo;
這人講道理還講上癮了,許京華心裡嘀咕一句,蘸了墨,繼續鬼畫符。
西偏殿裡,太后也正和皇上說到先帝,&ldo;我不替你去說。早前先帝在的時候,你們父子倆就總讓我給傳話,總不成到你和琰兒,還要我從中傳話,兩父子有什麼不能談的?&rdo;
皇上嘆口氣:&ldo;我是想著,他是您一手帶大的,您說話,他更能聽得進去。&rdo;
&ldo;別的事也還罷了,事關文君,沒有我和他談的道理。再說,你非要同琰兒走你與先帝的老路麼?也沒人說父子就必得一板一眼、拘拘束束吧?&rdo;
皇上沉默一瞬,苦笑道:&ldo;您不說,我還沒發覺,原來我竟是學著先帝來做父親的,難怪……&rdo;
太后道:&ldo;不,你比先帝好得多了。早年他心裡裝著太多事,身邊人大多不放在心上,我倒覺得,你是因為琰兒養在我們身邊,不用你操心,就撒手不管了。&rdo;
&ldo;也有這個緣故,我瞧先帝教琰兒,比教我耐心得多,還說過要先立琰兒做皇太孫,再給他定親……&rdo;他當時是太子,父皇對他兒子寄予厚望、親自教導,他當然要多退後幾步了。
&ldo;可先帝已經去了一年了。琰兒已經十六歲,立不立太子,我管不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