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採購員同志(第1/3 頁)
王憶以為漁家的招待沒別的。
就是大鍋蒸海鮮。
結果並不是這樣,這次的菜並非在王向紅家灶臺做而是在劉紅梅家裡。
她男人王祥雄回來了,親自掌灶來招待徐經理三人。
大膽給王憶笑著介紹:“王老師,你等著吃好吧,雄哥廚藝很厲害,他在政府就是後廚的大掌勺。”
不多久的時間,回家的劉紅梅就帶著兩個婦女端著菜來了,一人端了一個小瓷盆,幫忙收拾桌子,然後看到這三樣都是魚羹。
他正納悶這頓飯怎麼這麼多魚羹,劉紅梅笑著說話了:
“徐叔你瞅瞅,我們支書記得你腸胃不好的老毛病,昨天特意讓我男人在公社弄了沙鰻和鮸魚給你燉魚羹,沙鰻芋頭羹養胃、鮸魚羹暖胃,還有個宋嫂魚羹,這是你最喜歡的一口。”
徐經理笑著伸手拍了拍王向紅的肩膀:“我這老夥計有心啊,每次來都給我備上好菜。”
王向紅哼了一聲:“少說好話多吃飯多喝酒,行了,菜來了咱上桌,正好今天天冷,你和這兩位同志趕緊吃兩碗魚羹暖和暖和。”
三熱之後上三涼,又有三道冷盤送來。
一盤子晶瑩剔透的魚凍、一盤子帶著醬汁的醃螺,還有一盤子是醃製的野菜,具體不知道是什麼,碧綠的梗很漂亮。
另外還有蔥油蟹、白灼大蝦、油潑八帶幾道硬菜,王東喜去抱了一罈酒出來。
酒罈子很大,以至於王東喜得抱在懷裡,王憶大略估計容量得五升以上。
酒罈子很美,大壇口、圓肚子,外表鏤空、底色是藍色。
上面有彩繪畫,畫的是一片桃林,桃樹上花兒綻放的漂亮,桃樹下有三個男人跪在一張案板前。
“古越龍山桃園三結義,存了兩年的黃酒,我們支書一直沒捨得喝,什麼貴客臨門都不捨得,就等著你來呢。”王東喜笑道。
徐經理感嘆道:“是有兩年沒來了,現在體制改革,我們實在是忙,實在是走不開。”
王東喜撇嘴道:“你快算了吧,你們工作能有多忙?比我們搖櫓撒網的還忙?”
徐經理伸出手指點了點他,笑:“你可少來吧,你當著改革開放了我們還是那麼空閒?現在國家和市場改變很大,我們有太多東西要學習了,甚至得從頭學習!”
王憶幫忙接下罈子。
酒罈子上扎著一張麻布,上面用毛筆寫了‘百年老壇、陳釀良品’四個大字,下面還有一行小字:陳寶庭親釀,接著是一個暗紅色的大印。
麻布開啟下面是泥封,王東喜開壇,大膽將剛燒好的水倒入個盆子裡,放進一個裝入乾紅棗、枸杞和薑絲的溫酒瓶,黃酒直接倒入瓶中加熱。
酒熱好了,最後一道魚也送過來了,是一條肥碩的海鱸魚。
徐經理笑道:“今天吃鱸魚?這好,古人怎麼說的來著?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江裡的鱸魚好吃,咱海里的鱸魚也不差,這首詩寫的好啊,出沒風波里,老百姓都知道魚好吃,可只有漁家知道魚難吃,海里風大浪大,要捕撈到魚不容易,要吃上一條魚也難!”
“是啊,只有去海里走一遭、逛兩圈,才知道漁家的日子有多苦。”王東喜跟著感嘆。
王向紅不屑的說道:“我看你們都是舒坦的日子過的太久了,在海里打個魚苦什麼?”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輩!”
“咱現在日子過的多好,人不能不知足,行了,酒熱的差不多了,黃酒溫乎就行,熱的過頭了沒有酒味了,來,開吃!”
眾人舉起酒杯,王向紅看向青年問道:“小同志,吃飯了你還要掛著個機器在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