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花花轎子人抬人,陳太守聽著這通馬屁自然是心情舒暢。沈安侯也不與他說案子的事兒,只談了會兒風月詩書,這才將話題慢慢引過來:&ldo;我之前路徑一座大山,本想上去遊覽,不料卻被山上的山民給阻攔了。如今他們竟是如此霸道橫行了麼?&rdo;
陳大人已經把沈侯爺引為知己,這時候也不瞞著,唉聲嘆氣道:&ldo;原本山民和漢民井水不犯河水,可誰知道最近出了一樁事兒,鬧得兩邊關係緊張,下官也是憂心的很吶。&rdo;
沈安侯自然是追問,陳太守便把案子述說一番,倒也還算客觀,和冉越版本的出入不大。他嘆息道:&ldo;山民是死不認罪,直說自己是冤枉的。可那小廝又說的有理有據,連他臉上的痣都能描繪的一清二楚。我如今正進退兩難,竟是不知如何是好。&rdo;
沈安侯一拍巴掌:&ldo;太守此言差矣,那小廝有問題。&rdo;
&ldo;哦?此言何解?&rdo;太守虛心詢問。
&ldo;我雖不知道事情真相如何,可至少有一點。&rdo;沈安侯笑的高深莫測:&ldo;以您的說法,這樁案子是在夜裡發生的,我就問問,黑燈瞎火的那小廝如何能看清楚山民臉上的痣長在何處什麼樣子?&rdo;
&ldo;這個……&rdo;太守大人一時語塞:&ldo;說不定是點了火把呢?&rdo;
&ldo;這話又錯。您可說了那夜是個雨夜,且不管打著火把搶劫是否合理,便是幾個山民帶著火把出門,也一定被大雨淋濕了,如何能夠點起來照清楚自己的顏面還被小廝看的一清二楚?&rdo;
&ldo;再者,那小廝說兩人聯手,其中一人持刀,他為了保護孝廉公還被劃傷了。那麼與他搏鬥的又是哪位?那人衣裳或者胳膊上可有過廝打掙扎的痕跡?&rdo;
完全沒考慮過這個!一心只被證物和證詞牽著走的太守大人連連頓足,又拱手下拜:&ldo;多虧得您解惑,否則我只怕要釀成大錯矣。&rdo;
沈安侯反而給他臺階下:&ldo;您也是被小人矇蔽罷了。如今最重要的是抓獲真兇,那小廝哪怕不是兇手,也一定和兇手有關,您只需好生審問一番,必然能破獲此案。&rdo;
陳太守也是鬥志昂揚:&ldo;您且在此稍坐,我這就讓衙差去傳訊小廝,還請您到場旁聽,看看究竟。&rdo;
沈安侯略微推脫了兩句,這才帶著幾分矜持的答應了下來。
第47章 真相大白(上)
公堂肅穆,衙差分列兩邊, 手裡拿著水火棍。驚堂木拍下, 陳太守厲聲問道:&ldo;堂下之人,且報上名來。&rdo;
那小廝莫名被帶了過來,倒也並不慌張, 反而鎮定跪下道:&ldo;小民鄭五, 拜見大老爺。&rdo;
古代審訊常以&ldo;五聽&rdo;來判定一個人的表現, 包括辭聽、色聽、氣聽、耳聽和目聽, 即指說謊者多有辭窮、面紅、氣不順、聽不清和眼神閃爍等表現。而下頭這個叫鄭五的小廝儀表堂堂,面相忠厚,說話也條理分明毫無慌亂,乍眼看上去確實不像說謊之人。可越是這樣沈安侯反而覺得越可疑,畢竟一般草民見到官吏都會有發自內心的敬畏,如他這般鎮定自若的,要麼是身份不簡單,要麼是心理素質太好早有準備。
不過法證之父艾德蒙-羅卡說過,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何況鄭五的破綻實在是多。在陳太守的逼問之下, 他漸漸顯出了一絲狼狽:&ldo;小人也不知為何他們能打了火把,只小人絕沒說謊, 一定就是他們。&rdo;
&ldo;那你且說一說,他們作案究竟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