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曹娘子,保重!」說罷,他一溜煙便往山下奔去了。
陶億望著飛跑下山的周光,幽淡的目光再轉向桓崇,「阿崇,我與曹娘子」
桓崇道,「阿姊莫憂,我們一起下山。」
「可是我走不了」無憂嘆了口氣。
「誰說要你走了?」桓崇終於抬起眼睛,看向了她。
他的目光很是平靜,其中卻又好像有什麼東西不大一樣了。
他轉身過去,雙腿一彎,便將後背對到她的身前,「我揹你。」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事情很多,更得時間很晚了,抱歉抱歉
晉江文學攜手作者祝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春節假期,平安康樂!同時溫馨提醒大家勤洗手 戴口罩 多通風 少聚集
第16章
因著連年戰爭的緣故,時人結親多趕早,甚至民間有女八、九歲便出嫁者,亦非罕見。
無憂今年已過十一歲了,她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一張小臉上稚氣雖未褪,卻已隱隱顯出些妙齡女郎的風致,正是尷尬的時候。
見她還在原處僵坐不動,桓崇有些不耐煩了,他半側過身,眉心微皺,道,「上來!」
無憂很生氣!
建初寺中初遇時,她以為他是無畏無懼的俠士;可現在她知道了,原來他就是個懦夫!
桓崇就是個親了她,卻又不敢承認的懦夫!
如果他口中的「一起下山」,是他要將自己背下山去,那她情願在山上住一輩子!
見他轉過身來,無憂「呼」地就把頭扭到一旁,學著他的語氣,冷冷道,「我不要!」
從剛才第一次見到無憂時起,陶億便隱約察覺到了桓崇的異樣。
作為陶侃老來的獨女,陶億自出生起,便被陶家眾人捧在掌心。
六年前的蘇峻之亂結束後,阿父帶兵重回武昌。
阿父歸來那日,她高高興興地換上一套新的裙裝,一大早便等在大門旁,歡歡喜喜地迎接阿父和兄長。
阿父忙著平亂,已經很久沒回家看自己了。陶家眾人一進了大門,她便小跑著迎上前去,投進阿父的懷中撒嬌。
等她離了阿父的懷中,笑著往隊伍後去尋自己兄長的時候,她忽地注意到了混在陶家眾人中的那名白袍小郎君。
那郎君與她差不多大,一張臉卻生得極是脫俗,若非做了武人打扮,看上去更像從建康大族裡出來得的高門子弟。
他似乎正朝著阿父的方向呆呆出神,一雙烏黑的眸子裡顯出些落寞之色與慕孺之情。
然而他很快便發覺了自己的注目,短短一瞬間,他便用堅冷如冰的表情將自己武裝起來。連一絲笑都沒露,他便將頭轉向了另一側。
後來,她從阿父的口中才得知,那小郎君名叫桓崇,年紀只比她小了一歲。他的生父在蘇峻之亂中喪生,他又有心學武、有志報國,阿父喜歡他的韌性,便將他帶來了陶家,親自帶在身邊教導。
阿崇的性子有多麼冷漠,與他相伴長大的自己,最是清楚不過。
可一向漠然的阿崇與這位曹娘子,相處得竟是意外的和諧?!
兩人之間甚至可以用「熟識」來相稱?!
陶億心中不由生出了些許的惶然,眼前的這個,哪裡還是她平日裡識得那個的「阿崇」?
阿崇何時這般在意過一名女郎?更別提他還主動提出,要將這曹娘子背下山去了?!
陶億看著無憂那因著生氣,而越發透出誘人粉色的小臉,遲疑道,「阿崇,阿兄若找你有事,你便自下山去忙。我在這裡陪陪曹娘子,也是一樣的。」
她的話音剛落,那曹家娘子便驚喜地回過頭來,道,「陶姊姊,你真的能陪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