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又分兵?談個條件吧!(第1/2 頁)
督臣盧象升正在京師東南郊營帳行轅內,召集宣大諸將官訓話,忽聞閣臣楊嗣昌來訪,忙匆匆結束訓話。
當盧象升走出行轅時,閣臣楊嗣昌已然進入營地,盧象升忙把楊嗣昌迎進行轅內。
待二人坐定,他的僕人顧顯奉茶以後,盧象升便開門見山的問道:“學生前時與高總監分兵之事,閣老大人已然知道了麼?”
楊嗣昌端起茶碗,飲了一口茶,才不緊不慢的笑著說道:“老先生同高總監分兵之事,學生已然知道了。今日前來,正是有一事要告知老先生,閣下恐怕還得再分一回兵。”
“什麼?!”
督臣盧象升無法掩飾自己內心的驚愕,語氣中更是滿滿的吃驚。
他猛地一下站起身,竟帶得椅子旁案几上,茶杯中的茶水晃動不已。
同時,又有一絲絲涼意,驀然從他的脊背透入心裡。
驚愕是因為竟然真的又要再分一次兵。
有一絲絲涼意,則是因為分兵這件事,竟然真的被那個人給猜中了,盧象升不由得心下暗籌:“此子真是洞察秋毫,深思遠慮啊!”
督臣盧象升回復一下驚愕的心情,緩緩坐回椅上,強作鎮定的輕輕地追問道:“學生敢問閣老大人,這為何又要分兵?”
閣臣楊嗣昌語氣溫和的說著:“老先生有所不知,這新任的宣大總督陳方垣已然返京,皇上的意思是,叫他來統率山西鎮的勤王兵馬,來協助老先生奮戰東虜,也可為老先生分憂。
他大概這一半天裡,就會前來行轅拜謁閣下。學生這次前來造訪,一來是代朝廷向老先生示以慰勉之意,二來也是把當今皇上的這個旨意奉告閣下。”
……
原來,崇禎十一年五月時,盧象升驚聞自己的父親在回宜興老家路上病故,他悲痛不己,連上十道奏疏,懇請崇禎皇帝准許他回家奔喪,為亡父守孝三年。
盧象升奏疏呈上以後,崇禎皇帝接連拒絕了盧象升的請求,也不理會言官的反對,將他奪情任事,沒有準許他回家奔喪,而是在職守喪,為亡父守孝三年。
崇禎十一年前後,如盧象升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當時楊嗣昌亦是免行守喪在兵部任職,也起用陳新甲在守喪期間出仕。
非但如此,崇禎皇帝還根據楊嗣昌的舉薦,調任盧象升為兵部尚書,以原宣府巡撫陳新甲接替盧象升的宣大總督職務。
由於陳新甲年初時,已回四川老家奔喪,來不及接任宣大總督之位,所以盧象升仍繼續擔任著宣大總督之職。
不能回家奔喪,盧象升內心裡非常難過,不過國家多事之秋,他只能強忍心中悲痛,繼續以有用之軀為國效力,因此才在平日麻衣孝服,以為父親守孝之意。
……
此刻,督臣盧象升聽楊嗣昌說到分兵一事,他沒有馬上回答,只是靜靜地坐在當處,他內心一片冰冷,簡直不知道說什麼話好。
曾經的滿腔熱血,昂揚的激情,頃刻間蕩然無存。
在他的心裡隱隱感覺到,這一切都是閣臣楊嗣昌,聯合著總監軍高起潛在暗地裡搗的鬼,他們殫精竭力的使出渾身解數,先後兩番分他的兵馬,就是在設法讓他不能同清軍虜騎作戰,免得妨礙了他們暗地裡同東虜的議款之事。
此時,盧象升的心中非常憤懣與不甘。
但是這件事既已得到當今皇上的授意,他就不好再發任何牢騷,在他的心裡君恩似天,唯有服從之。
悲憤、失望、壓抑和沮喪充滿胸間,這一系列負面情緒交織在一起,猶似一張巨大且厚重的網,徹底網住了他的心頭。
督臣盧象升在心裡竟對自己說道:“真不如戰死沙場,以報君恩,免得受一群宵小掣肘,途生閒氣!”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