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吉兆(第1/2 頁)
第122章 不吉兆 今年會興致勃勃地都去,不無李壽提前約了孟十三於龍棚裡一同觀龍舟賽的原因,她們想知道東宮的態度,便想著近在隔壁,說不定能聽到或看到一些苗頭。 故而一從姜府出來,商氏便帶著吳氏直接回到孟府。 一回府裡,商氏要到孟老太太那兒去,吳氏心知孟老太太不喜她,自來也識趣地不往前湊,便自個兒回了善方院。 商氏也不強求,獨自往上房去,見到孟老太太,便報備了姜子瑤之事,想著姜子瑤之事尚未過去,她先告知婆母,她與婆母才都好提前做些準備。 便在此時,龍舟翻船引發曠廣河畔亂成一團之事,傳到府裡來。 商氏儘管自己心裡也是焦灼不安,也不忘安慰著孟老太太:“亂一起,殿下必得立刻回宮去,身邊不僅有東宮侍衛,還有錦衣衛護著,母親不必擔憂。至於夭夭,母親更不必擔憂,阿平四兄弟都在呢,豈會棄夭夭與景姐兒不顧?定然會好好將她們帶回府中。” 劉媽媽附和道:“大太太說得對,您不必擔憂。” 商氏能想到的,孟老太太豈會想不到,然理智歸理智,要全然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你不必在我這兒乾坐著,我不必你陪,你趕緊去前院看看,看看阿平夭夭他們回來了沒有。” “好,兒媳這便去。”商氏起身離開。 孟十三與孟美景有著孟仁平的親自護送,一路安安穩穩的,太太平平地回到孟府。 孟仁平去按她們姐妹倆時,便讓孟仁吉、孟仁安、孟仁康三兄弟先行回府,是故商氏到前院之際,先見到的三兄弟,一同等了半柱香的功夫,才等回孟仁平帶著孟十三與孟美景踏進大門。 見四兄弟與倆姐妹都沒有受到驚嚇,商氏方才徹底地把半提的心給放下來:“無事兒便好,都回去歇著,你們祖母那邊,我去回一下,好讓她老人家安心。” 兄弟姐妹六人齊齊點頭,也是確實有些累了,遂各回各院。 姐妹二人回到後院,兄弟四人則回前院各自的院落。 不過對於今日的突然翻船,孟仁安顯然有許多話要講,他拉著孟仁康來到森萬院,是想和孟仁吉處處兄弟之情,也是曉得孟仁平身為詹事府府丞,即便是在休沐,接下來定然還有得忙,他們不能去建豐院添亂。 是故在他們去找孟仁吉說道說道龍舟突然就翻了之事,孟仁平回院不到片刻,與高近交代一聲若到日暮晚食時辰還不見他回來,高近便去澤輝院與商氏通稟一聲他晚些再回,隨後帶著高遠從建平院出來,直出府大門,打馬到東宮去了。 孟老太太得到商氏回稟,知曉孫兒孫女兒們都安然歸府,繃了半晌的弦落下,頓時有些疲憊,讓商氏回院之後,她在劉媽媽的攙扶下,回到寢屋歇會兒。 孟天官、孟知度、孟知年三個孟家爺們則俱還在外,未曾歸府,孟老太太覺得孟天官不必她擔心,商氏覺得孟知度只要莫喝醉便好,吳氏對孟知年則全無關懷之意。 自從繼女崛起,再不是從前任她搓圓捏扁的小白菜,她更認清了她嫁的丈夫就是一個甘於玩樂,關健時刻半點兒也無法給她依靠的無擔當之輩,且孟知年近時頻頻往姜姨娘住的跨院去過夜,縱然她此前對孟知年尚有那麼點兒夫妻之情,經那麼幾夜,亦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要緊的是,她突然意識到她一直在教閨女往上爬,卻忘了教閨女血脈親情亦是很重要的,導致閨女現在滿眼只看到榮華,卻對不過小官之家的舅家嗤之以鼻。 這樣是不對的,她教導閨女的初心,也絕非要這樣的結果。 從今兒起,她不管丈夫了,她要一心撲在教導兒女之事上。 兒子一直在青北書院住讀,有同在書院的安哥兒看顧著,每回回來,她見兒子哪兒哪兒都好,也不必她費什麼心,倒是閨女…… 吳氏這兩日只要一想到孟美景同她振振有詞的那個模樣,偏就還都是事實,她壓根就反駁不了的這件事兒,她腦仁就發疼。 她自知從前的教導是她左了,以致把閨女也教得左了,如今想要糾正過來,也不知能不能行。 發愁的吳氏一聽到孟美景回來了,即時起身往縮菲院去,左歸左,閨女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