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自保力(第1/2 頁)
第88章 自保力 鞭打陸羅之事,她也絲毫未有掩蓋。 孟家大車回府時,車頂是破損的,縱然她想掩蓋,也掩蓋不了,再說了今日在街上,看到事發過程的路人頗多,祖母有心查,一查便知,至於後來在陳樓二樓雅間裡發生之事,當事人都不說,陳掌櫃也不是個長舌老頭子的話,應當不會傳開。 不過,她還是老老實實都闡述了一遍。 一則被欺負還不還手,非是她的作派,二則她總得先報備下,方穩妥些。 陸羅挨她兩鞭,雖說當場未有還手,且已承認錯誤道歉賠償,也難保在回陸府之後,其父兄因對陸羅的心疼,反過來對她發難。 如此陸府真上門來為陸羅討要說法,祖母盡知前因後果,早想好對策,方不會被打個措手不及,落得有理變無理的結果。 在上房陪著孟老太太用過晚膳,孟十三便回了泰辰院,走前被告知,她的禁足解了。 孟十三欣喜若狂,還未把謝意說出來,豈料孟老太太又道:“殿下已為你擇定教養嬤嬤,明兒一早便會進府,何時學好規矩禮儀,教養嬤嬤何時再回宮。你切要好好學,莫要耍滑,更莫要動手。” 從最初的簪刺,到雀仙樓的一筷見血,再到今日鞭打陸府二公子,她是想訓又覺得長孫女沒做錯,因著不管哪一次打架,長孫女都是被迫還手的一方,可謂架打得甚是有理,令她想責難兩句,都只能從女四書此方面著重教導。 然而長孫女所答,卻教她啞口無言。 “祖母,孫女兒所讀之女四書,《女誡》、《女訓》、《女論語》、《女範捷錄》,此中教會了孫女兒順從知禮,慎言謹行,德行修身,勤勵節儉,警戒積善,貞烈忠義等,可沒說要孫女兒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任人宰割,受欺忍辱。” “人待之以善,孫女兒自然還之以善,人待之以惡,孫女兒自然還之以惡,孫女兒只是凡夫俗子,且體弱多病,倘若孫女兒任之由之,祖母此時此刻便不是在德仁堂教訓孫女兒,而是得到孫女兒墳頭前唸叨了。” “至於每每見血,亦非孫女兒所願,誰不想只做一個貌美如花、良善嫻淑的天真小女娘,可孫女兒之處境,祖母應當知曉,孫女兒若是立不起來,只怕走出泰辰院都艱難,又何談女四書?” “祖母也不必擔憂,孫女兒行事,自有章法,分寸亦也是有的,再不濟,還有殿下兜著,祖母無需擔心孟府會被孫女兒所累。” 當時她是半句也再訓斥不出來。 長孫女的字字句句,無不是她用了半輩子方明白過來的道理,她若只因長孫女未有乖乖聽話,而是反駁出這麼一長段的言語來,便要嚴懲長孫女,那何嘗不是在教訓她自己。 後來她也想通了。 長孫女若當真有入主東宮的福分,那麼有自保之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可不能孟府再出一位太子妃,再出一位中宮,結果沒幾年便被後宮三千逼得撒手人寰。 長孫女絕不能再走上閨女的老路。 當年孟皇后突然血崩而亡,孟老太太與孟天官不是沒有懷疑過此其中是否被人動了手腳,趁著閨女生產之際暗中謀害,然到底只是懷疑,孟天官在當時並沒有抓到有力的證據。 僅憑一個推測,宗帝雖也有命人徹查,卻是毫無所獲,又體恤孟天官孟老太太夫妻喪女之痛,此推測便也不了了之。 自此,孟天官有沒有放下,孟老太太不曾問過,到底是舊年傷疤,誰也不願再揭開那一片血淋淋。 但她在此十九年間,從未有片刻真正放下過。 她不曾在丈夫面前提過半字,更不曾在太子外孫來孟府軒轅臺靜坐悼念亡女時,說過做過任何半分相關之事。 她清楚地明白,作為一個母親,十月懷胎,闖過鬼門關生下來的閨女,從小小一團養到芳華出閣,閨女也成了母親,卻死在當上母親的那一刻,當她接到這個訊息,那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嘶心裂肺,即便是枕邊人,亦無法真正感同身受。 那日聽過長孫女的一席話,此後夜裡她無時無刻不在後悔著。 後悔自己的無能,更後悔自己未能教會閨女在面對危機之際,要不顧一切地先自保,而後再論其他。 後悔之餘,她腦子裡也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