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糧不夠吃,要不,不革了?(第1/2 頁)
跟著張阿難來到顯徳殿,見顯徳殿內只有李世民一人,正伏案筆耕。
見李修齊到來,李世民放下手裡的筆,起身走到案前,抬手遙指殿中,開口道:
“立知還記得上次你我二人在此地夜話?”
“不過半月前,立知又怎麼會不記得,立知不僅記得,而且還正在為之行動著。”
李世民點了點頭。
“一個時辰前蕭愛卿前來尋朕,向朕坦言了。
朕很驚訝,朕很憤怒,可他又說了一些話,讓朕覺得頗有幾分道理。”
李修齊不言。
李世民繼續說著。
“他言百姓們的利就如水池,若是我們將之攫取,那麼剩餘的就讓百姓能分到的越來越少。”
李修齊沒有打算去和蕭瑀,甚至李世民去解釋何為經濟,何為提高生產力,因為這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解釋的,同時若是沒有案例來示範,那麼李世民也並不會相信,就會動搖,如同現在這般。
“不僅如此,他還提到了一個問題,也是讓朕最擔憂的一個問題。”
李世民看向李修齊,緩緩的說道:“那便是糧食的問題。
朕在想,若是以後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到作坊去做工,那麼糧食由誰來種,剩餘的人種出的糧食夠不夠百姓所需,有沒有能力種出夠百姓日常所需的糧食,這個問題,何解呢...
不若,立知,就維持目前的規模吧...”
李世民一臉失落,李修齊給他描述的未來讓他太過心動,他也太想在他的手中開闢出那樣的盛世。
即使會有變革,對於勇猛精進的李世民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他認為他的前半生經歷過太多的場景要比所謂的變革來的洶湧。
不愧是蕭瑀啊,李修齊感嘆道。
蕭瑀作為一個亡國皇家的後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與唐高祖李淵的武德朝、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朝相始終。
始終在朝廷的權力中心。
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績是在武德朝。
進入貞觀朝後,六遭罷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誠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屢罷屢起。
以後,他的孫子、曾孫、玄孫輩以及從子(侄子)一支有八人為相,與唐朝相始終可謂興旺發達,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
縱觀蕭瑀的前半生。
蕭瑀出生於後梁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蕭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蕭統,祖父蕭詧,是後梁宣帝,父親名巋,是後梁明帝。
蕭瑀九歲那年,被封為新安郡王,姐姐是隋朝晉王楊廣的蕭妃,後跟隨其姐進入長安。
善於學習和書寫,個性正直,為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
作為皇子蕭瑀在父母的呵護、在無比優越的皇城江陵成長。
年僅九歲,封為新安王。
開皇七年,蕭瑀隨從兄長蕭琮入隋,之後便定居長安。
後來,蕭瑀以皇后之弟的緣故,被隋煬帝委以機要事務,官至內史侍郎,即中書侍郎。
獨孤皇后還把她孃家兄弟的一個女孩嫁給了蕭瑀,使蕭瑀跟隋皇室更增加了一層關係。
隋煬帝跟蕭瑀共同生活多年,從晉王到隋煬帝,他看著蕭瑀成長,跟蕭瑀感情很深,關係很好,蕭瑀長大成人了,一表人才,學問知識更是第一流的,便任命他為內史侍郎。
可蕭瑀秉性耿直剛烈,對隋煬帝的驕奢無道,屢次勸諫,煬帝對此大為惱火。
大業十一年八月,隋煬帝巡行北部邊塞,突厥始畢可汗偵得此事,便親率幾十萬精銳騎兵圖謀襲擊隋煬帝。
隋文帝時以皇室宗女身份嫁給突厥可汗的義成公主暗暗派快使將此訊息報告隋煬帝,煬帝趕忙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