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第1/2 頁)
他望著一方墓冢,目光柔和。
韓非的墓葬在他們昔日棲身的茅屋旁,那裡剛能瞧見山頭的一片梨樹。那是張良當年種的,現已枝繁葉茂。
&ldo;你當日與我說的話,我竟想了這麼久才明白。你心繫江山的夢沒能達成,子房與你約定,接著你去達成。&rdo;
&ldo;所以,我要下山了。以後不能每日陪你,不過有這枝梨花相伴,你應該不會孤獨。&rdo;
他去得決絕,發間紫藍色的頭帶在空中劃過一絲飄逸的痕跡,瀟灑不羈。
那時,他正趕上轟動天下的焚書坑儒。
鹹陽城的上方被火光映了半邊天,犯事的儒生通通上了枷鎖,被趕上萬人坑。烏泱泱一群人站上去,哀嚎聲一片。
嬴政有令,談《詩》《書》者處死,崇古非今者滅族。
犯事者數百,其中便有荀況和顏路。在李斯的示意下,荀況可保萬全,但老頭子心氣高,聲稱看倦了世事。一個人孤傲地坐在桌案邊看書,便再也沒起身。小廝去叫他吃飯的時候,屍體已經僵硬。
張良趕去時,顏路也正邁上坑沿,他在儒家德高望重,此前受了嬴政許多青睞,故而沒有枷鎖。
嬴政的意思,是將他禁足在一處屋舍,終身不得跨出房門,不得寫書吟誦,便放他一命。
他卻十分釋然,道:&ldo;早在二十年前我就該以這種方式赴死了。&rdo;
黑煙漫漫,人們的身影在烈焰後方變得扭曲,竹簡在熊火中化成灰燼,積累了幾百年的文化結晶,一夕之間泯滅。
此舉之後,又加上勞役繁重,嬴政徹底失去民心,四處動盪不定,加上北方匈奴犯境,求仙之路無果,嬴政勞鬱成疾,在某次東遊路上歸天。
往後,秦二世胡亥繼位,宦官趙高當權,秦國的噩夢正式拉開帷幕。
沒多久,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各路英豪揭竿而起,組建一支伐秦大軍。張良聽到風聲,自薦而往。
然則,他卻碰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韓成。
他以為韓成已經與韓王安一同被處死了。
張良始終對韓國抱有一顆忠誠之心,故而即便有各路英傑,兵馬多於韓成,他也不由分說去輔佐他。
&ldo;子房,見到你,總讓我有一種錯覺,以為韓國還沒有滅亡。&rdo;
彼時伐秦大軍剛剛組建,諸侯各領兵馬,戰事十分吃緊,秦軍英勇善戰。但是在張良的謀略之下,韓成一開頭便打了勝仗。
張良從兵書中抬頭,&ldo;此話怎講?&rdo;
&ldo;當年在新鄭,你和老九也是這樣,即便身在劣處也能扭轉局勢。&rdo;
這話讓人的記憶冷不丁飄到遠處,那個盛滿了他美好芳華的新鄭,那個見證了他少年無暇的韓兄,都埋藏在內心深處。
誰沒個意氣風發的時候呢?
年少的時候揮斥方遒,壯志滿腹,年歲大了,便要想著該如何腳踏實地去實現。
&ldo;主公當年也是新鄭的風雲人物。&rdo;
自從輔佐韓成,他不叫他&ldo;殿下&rdo;,叫&ldo;主公&rdo;。
韓成對比往昔今日,眼神哀傷,道:&ldo;千乘去了當年新鄭淪陷,千乘替我擋了一箭,便去了。&rdo;
張良愣了愣,勸他節哀。
&ldo;他走前看了我一眼,見我沒事,才安心閉了眼睛。這孩子,總是這樣缺心眼,只想著我。有一回他說這輩子不娶妻,只跟著我便夠了。我痛斥了他一頓,他便再也沒提。他一直很聽話,我說什麼他都記著,然則,我卻對他的話十分模糊。到現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