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這次考察歷時三個多月,蔣介石在注重考察蘇聯軍事的同時,也考察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蘇聯社會概況。因為當時列寧已病勢垂危,無法接見來客,蔣介石就拜會了托洛茨基和外交人民委員齊採林及共產國際遠東局書記胡定斯基。返回國內後,蔣介石在12月16日《致俄外長齊採林書》中寫道:
&ldo;星期天的晤談,雖然沒有討論到什麼具體的問題,我們很感激你抽象的給我們的教益。昨日孫先生來電說:&ldo;誰是我們的良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胸中,都有十二分明瞭。&rdo;
孫先生未電又稱謝&l;友邦政府及政黨派代表鮑羅廷到粵援助之熱心與誠意&r;,又囑&l;吾等與諸同志從長計議等晤。……
&ldo;我在莫斯科期間,與托洛茨基相談最多,而且我認為托洛茨基的言行亦最為爽直。我在離開莫斯科以前,最後與託氏告別的一次談話時,他與我討論亞洲各國革命問題,提到了日本、越南、印度及土耳其。他又特別提起在德國與波蘭革命失敗的經過情形,加以分析;最後再談到援助我們中國國民革命的問題。托洛茨基託我回國要口頭報告我們國父的一點,就是:他們蘇俄自一九二0年對波戰爭結束以後,列寧對於世界革命政策,有了新的指示,就是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反資本帝國主義的革命戰爭,應在道義與物質上予以儘量援助,但不復使用正式軍隊直接參戰,以避免其在各國革命期間,再對蘇俄引起民族有關的問題。所以他又鄭重的說:&l;蘇俄對中國國民革命的援助,除了不能用軍隊直接援助之外,其他武器與經濟等需要,都當盡力所能,積極援助。&r;他並且代表列寧對我國父致敬。他這一段話,使我特別注意。&rdo;
蔣介石歸國後,在上海看望了一下張靜江,就立即偕同陳潔如回溪口老家去了。
在溪口,蔣介石開始起草此次赴蘇考察的報告,將三個多月在蘇聯旅行、考察和會談所得的資料和印象整理成《遊俄報告書》。這個報告書長達40餘頁,寫得十分緩慢艱澀。如果說蔣介石在赴蘇考察之前還對孫中山聯俄聯共的政策表示一種盲從式的支援的話,那麼,這次親身赴蘇考察之後,他對孫中山先生的&ldo;聯共&rdo;思想已經開始有所懷疑了,這就是他的這份報告書寫得緩慢艱澀的重要原因之一。
報告完成之後,蔣介石將報告書寄給了孫中山先生。其間,孫中山曾電催蔣介石赴粵,以便當面聽取匯報,但蔣介石遲遲不動,直到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即,他才動身赴粵。其後不久,又返回了溪口。當年3月中旬,蔣介石又致函廖仲他,直言他的觀點:
&ldo;尚有一言,欲直告於兄者,即對俄黨問題是也。對此問題,應有事實與主義之別,吾人不能因其主義之可信,而乃置事實於不顧。以弟觀察,俄黨殊無誠意可言,即弟對兄言俄 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者,亦以兄過信俄人,而不能盡掃兄之興趣也。至其對孫先生個人致崇仰之意者,非俄國共產黨,而乃國際共產黨員也。至我國黨員在俄國者,對於孫先生惟有低毀與懷疑而已。俄黨對中國之唯一方針,乃在造成中國共產黨為其正統,決不信吾黨可與之始終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至其對中國之政策,在滿、蒙、回、藏請部,皆為其蘇維埃之一,而對中國本部,未始無染指之意。凡事不能自立,而專求於人,而能有成者,決無此理……彼之所謂國際主義與世界革命者,皆不外凱撒之帝國主義,不過改易名稱,使人迷惑於其間而已。所謂俄與英、法、美、日者,以弟視之,其利於本國而損害他國之心,則五十步與百步之分耳。至兄言中國代表總是倒黴,以張某作比者,乃離事實太遠,未免擬不於倫。其故在於中國人只崇拜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