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1/2 頁)
11月1日,部隊向南昌及南行路一帶發起總攻,右翼我軍將敵圍於南昌,中央軍在牛行、樂化與敵厚戰,左翼與敵血戰於德安、馬回嶺。只數日,就將南行主力之敵擊潰,7日即攻克南昌。孫傳芳援贛之師到此喪失殆盡,其殘餘部隊逃竄到皖南、鄂東,已不堪再戰。北伐軍遂底定江西,蔣介石於11月9日移駐南昌,又策劃進軍東南,以肅清孫傳芳殘部,以利渡江北上,直搗南京。
就在這時,蔣介石擁兵自重,與漢口方面發生了爭執。
北伐軍佔領武漢後,由於當時全國革命的重心,已經轉移到長江流域,為了適應形勢的需要,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決定遷都武漢,於1927年1月正式在武漢辦公。然而,蔣介石卻堅決反對遷都武漢,竭立主張遷都南昌。他的理由是政治應與軍事配合,黨政中央應與總司令部在一起,而總司令應設在前線南昌。實際上蔣介石是企圖把黨政軍控制在他一個人手裡。當時,武漢的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和人民群眾對蔣介石的這種企圖,進行了堅決的抵制。使蔣介石未能得逞。蔣介石在《蘇俄在中國》一書中回顧這段歷史說:
十一月,本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及國民政府委員,到南昌
集會,決定中央機關暫駐南昌,主持激定東南的軍政大計。
但是十二月十三日,鮑羅廷竟在武漢集合一部分中央委員和
國府委員會開會,決定組織所謂&l;聯席會議&r;,推徐謙為主席,
執行其所謂&l;黨的最高職權&r;。這顯然是莫斯科指使下對黨
的分裂行動,我為了保持本黨的團結和軍事的統一,不能不
極力容忍。十二月十九日及二十日,我兩電武漢,對於武漢
聯席會議的決議案,皆表同意,並且敦勸當時留駐南昌的中
央委員和國府委員,迂移武漢,使三中全會得以舉行。
而事實上,蔣介石的行為只是一種被迫的舉動。當1926年11月北伐軍攻克南昌後,11月初,宋慶齡、徐謙、陳友仁、吳玉章。王法勤、鮑羅廷等十多人到了南昌,蔣介石親自接待。11月7日在廬山開會,沒有議出任何具體方案,大家就下山回武漢去了。這些人一走,對蔣介石企圖遷都南昌是一個打擊。12月13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在武昌開會決議組織&ldo;聯席會議&rdo;,在政府未正式遷來武漢之前,執行最高職權。1927年1月1日,武漢宣佈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已在武漢執行職務,而蔣介石卻在1926年12月31日在南昌宣稱國民黨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已遷至南昌。1927年1月3日,武漢政府舉行國民政府北遷和北伐勝利的慶祝大會,同日,蔣介石致電武漢稱,根據南昌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以及北伐軍發展情況,主張國民政府暫設南昌。武漢復電不表贊同,於是蔣介石親自到武漢,想說服武漢的國民黨人。對此,李宗仁在回憶中說:&ldo;民國十六年一月中旬,蔣總司令曾親赴武漢視察,渠見武漢風色不對,恐發生意外,稍留即去。&rdo;
當時的&ldo;風色&rdo;確實不利於蔣介石。蔣介石後來說:&ldo;1927年1月n日,他到武漢時,鮑羅廷當面對他說:&ldo;蔣介石同志,我們三年以來,共事在患難之中,所做的事情,你應該曉得,如果有壓迫農工、反對c&iddot;p&iddot;的這種事情,我們無論如何要想法子來打倒的。&rdo;由於遷都武漢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蔣介石也只得表示擁護。1927年2月20日和3月5日,他在南昌先後兩次在歡送中央黨部國民政府遷鄂的大會上發表演講,說:&ldo;武漢是全國的中心,也是政治變遷的策源地。我們黨部和政府到了武漢,一定比在南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