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在陣式排列上,聯隊制的軍團仍實行原來的三列隊法。10個聯隊按四、三、三配置,以傳統的五點形排成。也就是第一列為4 個聯隊,第二、三列各為3 個聯隊。前後列的各個聯隊相互錯開,以便交叉擋住前列空隙,使軍隊作戰力量更加密集,更富有衝擊力,而又能夠機動靈活。
聯隊制的軍事組織,在帝國前期時稍有變化,但基本上一直維持到三世紀。
5整頓軍紀,加強訓練
羅馬軍隊歷來以軍紀嚴明聞名於世,同時,羅馬軍隊也非常注意進行獎勵以表彰軍功,培養軍人的榮譽感。但到公元前2 世紀以後,軍隊開始腐化墮落,軍隊日趨鬆散,到朱古達戰爭時更為嚴重。
馬略組建新軍後,加強整頓軍紀,嚴格訓練,使士兵聞風而動,令行禁止,大大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他教育士兵懂得,&ot; 倘若逃跑就要被捕或被殺,只有武裝才能保衛自由、國家和父母,並且獲得榮譽和財富&ot;因此,馬略的執法嚴格、賞罰分明,立刻就立竿見影,效果明顯。
馬略還對士兵嚴格訓練,以提高他們的作戰能力。在訓練中,他著重訓練軍隊適應環境,讓士兵適應北非的酷熱缺水,能使士兵慣於長途行軍以對付遠距離的日耳曼人。馬略還要求士兵熟練掌握工兵作業,軍隊每到一處,均可根據需要做到修建運河,安營紮寨,保證軍隊有充足供應,並能讓士兵安心等待作戰時機,以免匆促作戰。
馬略的軍事改革結束了羅馬使用公民兵的古典城邦特色的歷史,開創了羅馬依靠僱傭兵維護其統治的先河,對羅馬確有起死回生之效。
從此,軍人以奉命作戰為職業,服役期長達十餘年。奴隸主國家也不必為小農衰微影響兵源焦慮,軍人服役期滿可分得土地,與戰爭中擄獲財物的老兵組成了地方上的小奴隸主階層,成為了奴隸主政權的一個社會基礎。
但是,職業化的軍隊長期追隨其軍事頭領,容易成為將領的私屬部隊,造成&ot; 將可私兵&ot; 的後果。在羅馬共和晚期內爭激烈之際,擁有自己軍隊的將帥往往成為政治舞臺上的決定性力量,軍隊遂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內爭轉為內戰。這樣造成反元老派藉助軍隊建立軍事獨裁的帝制,也造成軍人的跋扈,軍隊為自身利益而混戰不休,人民飽受殺戮劫掠之苦,這種兵災在帝制建立初期的太平盛世雖不多見,但在帝國後期卻成為羅馬社會的一大痼疾。
可是,在共和晚期和帝國初期,馬略的軍事改革確實挽救了羅馬向前發展的危機。馬略改革建立的軍事組織制度,不僅適合共和國的需要,也適應了帝國的要求,基本上一直維持到3 世紀。後來,奧古斯都曾對軍隊進行改組,使職業軍隊更適合元首制的需要,從而最終&ot; 完成了把羅馬軍隊變為常備的正規軍的事業&ot;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