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沒辦法,地不值錢廠子兌都兌不出去。但是廠子裡還有整套的生產裝置,所以只剩下一個經理和三四個保安。
孫國義,是這家摩托車廠最早的一批管理人員,先後擔任過車間主任,生產經理,廠副經理再到現在的保安隊長。正正經經的從基層幹起,又回到基層。
他的起落,也見證了這家廠子的興衰。
此時,他正在侷促的看著坐在對面的一男一女。本來很敦厚的面龐上,努力的堆砌起一絲討好。
之所以讓他這麼彆扭,是因為這二位是來看廠子的。老闆得知這事兒之後,電話裡特意囑咐;照顧周全,把人留住,隨後就到。
可是怎麼照顧周全?廠子裡現在連幾個待客的茶杯都欠奉,總不能讓人家用自己的大茶缸子吧。
現買?最近的小賣部離這兒三十多分鐘的腳程,一去一回的時間,怕是人都走沒影了。
把人留住,咋留?自己這嘴笨的跟牙上貼了涼快肥肉似的,就這麼用眼睛瞪?
總之,老實人孫國義很苦惱。
不過這二人並未在意這些細節,正在好奇的打量著這間辦公室。
是的,二人正是李凡愚和安寧。
李凡愚坐在破舊的沙發上,看著面前侷促不安的孫國義,道:「老哥,反正你們老闆也要等一會兒才到,不如咱們先去廠房裡走走?」
孫國義如蒙大赦,霍然起身:「唉!成!」說著便起身,拿著鑰匙引了二人向車間走去。
辦公室的對面就是一排廠房,李凡愚一路走來,發現廠房倒是還可以,看起來像是近些年建造的。只是無人修繕,外觀上顯得狼狽些罷了。
孫國義拿起一長串鑰匙,開了好幾把鎖頭之後嘩啦啦將門開啟。
他伸手揮了揮身邊的灰塵,猶豫道:「李……老闆,請。」
李凡愚被灰嗆了鼻子,連打了兩個打噴嚏。抬眼一看,有些詫異。
車間內部看起來比外面要大的多了,一排排的裝置整齊的排成兩行並蒙著苫布。整個車間看起來還是經常有人維護的樣子,地面打掃的很乾淨。
他默默的走到了一個裝置旁邊,掀起苫布。只見是一臺新型的削銑機,雖然長時間沒有動用,但是機器擦得油光鋥亮,狀態極好。
「廠子裡現在還有人維護?」李凡愚納悶道。
孫國義點了點頭,嘆氣道:「哎、雖然現在沒有生產任務了,這些裝置閒置了下來。可是也不能看著它們爛掉啊,我以前就是管生產的,現在天天也沒什麼事兒,隔三岔五就拾掇拾掇。這機器啊,不怕用,就怕閒著放著。時間一久就是保養的再好,裡邊的線路也都廢了。」
談起這些東西,孫國義一改之前的木訥,滔滔不絕的為李凡愚介紹起來。
廠子裡的裝置種類很多,從鑄造到熱處理再到鑽孔研磨應有盡有。雖然自動化程度不高,但是對於小規模量產汽車發動機也是足夠用了。
其實這個廠裝置原來並沒有這麼先進且齊全,是因為後來廠子決定要向高階化摩托車方向發展,才一點點的添置進來的。有很多的裝置據說都沒用到兩個月。
聽過了他的講述,李凡愚也不禁暗嘆;都說時也命也,這個摩托車廠完全可以用生不逢時來形容啊。
廠子是2009年成立的,剛開始的時候效益還可以。廠子老闆花大價錢投到了裝置上,整套生產裝置都是俄國進口的。所以加工出來的摩托車發動機非常過硬,在市場上贏得了很高的口碑。
但是進入2012年,在汽車市場的火爆和電動摩托腳踏車的發展,整個摩托車市場都開始萎靡下去,連帶著廠裡的效益也一步步下滑。
老闆和一眾管理人員不甘被市場淘汰,開始尋找出路。可是幾次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