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3 頁)
導讀(1)
導讀:從周勃到周亞夫,父子兩代出將入相,可謂登峰造極。然而周勃到底是忠厚元勛,還是無為庸臣?《史記》和《漢書》背後隱藏的文字,多年來一直未被人發覺;漢文帝細柳勞軍,周亞夫不開營門,究竟是將軍本能的職責,還是下級精心策劃的&ldo;亮相&rdo;行為? 很少能看到像周亞夫那樣倔強的將軍。 這人倔強到了什麼程度呢?直接跟皇帝叫板,駁他的面子,而且不止一次。 周亞夫此人,註定只能領兵禦敵,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而不適合高居朝堂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平衡關係。電視劇《漢武大帝》中有這麼一個情節:周亞夫當丞相時,多日不奏一本,百官議事也很少發言,漢景帝很不滿意,於是就問他:&ldo;全國每年要審理判決的大小案子,一共有多少件?&rdo; 口氣相當於老師提問,寓意頗深。周亞夫一愣,只好低下頭說不知道;景帝接著又問:&ldo;那麼全國上下每年總收入和總支出,又是多少?&rdo;周亞夫的回答當然還只能是:rry,idon?tknow! 景帝於是轉而問竇嬰。竇嬰雖然也說不出資料,但卻知道答案:&ldo;這些事情分別有專人負責。審理案子的事情,應當問廷尉;錢糧收支,應當問治粟內史!&rdo; 這事有點意思,也有史實出處,只是已被編劇移花接木:其真正的主角兒,分別是文帝、周勃和陳平。當時陳平是左相,而周勃是右相。這事還隱藏著一個成語:汗流浹背。當然是在周勃面對皇帝的第二個問題,依然張口結舌的時候。 周亞夫和他的父親周勃,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有赫赫戰功、出將入相,都被誣為謀反,都被下獄。不同的是,周亞夫相對其父,各方面都是雛鳳清於老鳳聲,尤其是為人。他性格耿直,段位已經達到倔強的程度。所以周勃能平安出獄,而周亞夫則絕食抗議而死。 周亞夫到底有多倔強?還得請您從他父親的生平開始。沒辦法,每個人都有來歷出處。
父親一生(1)
周勃也是沛縣人,跟劉邦同鄉,就漢朝而言,算是第一批參加革命的老同志。劉邦是村幹部出身,家裡多少還有點地,周勃的境遇比這還不如。他的第一職業是卷蠶箔,賣給人養蠶用;第二職業則是吹鼓手。碰上紅白喜事,就去人吹吹簫,混點零用錢。 這倒沒什麼。英雄不問出身。反正周勃後來功高爵顯,足以蓋住所有的缺點。或者說,起步階段越是不堪,越能反襯出其偉大與榮耀。按照《史記》、《漢書》等典籍的說法,周勃一生替漢家打了兩迴天下:第一回是打敵人,跟項羽以及各路諸侯鬥;第二回是打自己人,跟諸呂鬥。 作為首批參加革命的老同志,周勃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戰鬥。然而韓信光芒萬丈,無情地遮蔽了別人的全部輝煌,周勃的經歷在史書中基本都是流水帳。這些事情既然司馬遷都沒有精細勾畫的耐心,那我也大可不必試圖與太史公叫板。我可不想佛頭著糞。所以還是看看周勃人生檔案中的簡單履歷: 公元前209年七月至208年九月,隨同劉邦攻打胡陵、豐邑、碭郡。攻克碭郡郡城下邑時,他率先登城,獲得五大夫爵位;攻取蒙邑、虞縣,平定魏地;攻克齧桑,率先登城;在谷城(今山東東阿)大破秦軍,追擊至濮陽,攻下甄城;攻打都關、定陶、襲取宛朐,活捉單父縣令;夜襲臨濟,拿下卷縣。在這一年兩個月的時間內,周勃表現非常出色:經常第一個到達攻擊位置,第一個登上敵方城牆。 公元前207年十月(秦制十月為歲首)至206年十月,以虎賁令的身份,跟隨劉邦再度平定魏地;在城武擊破秦朝的東郡尉;擊敗名將王翦的孫子王離;第一個登上長社城頭;攻陷潁陽﹑緱氏,佔領黃河渡口;在偃師與秦將趙賁作戰;攻擊南陽,擊敗郡守齮,破武關﹑嶢關;在藍田大破秦軍。 公元前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