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對於徐瓏月來說,蘇惠蘭的出現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些應酬她不想去的時候,那麼蘇惠蘭就會替她到會,蘇惠蘭身上的每一點光彩,都會集結在徐瓏月的身上,而蘇惠蘭點點滴滴的失誤,人們卻只記在蘇惠蘭的名字上。
只是大夥兒很快發現蘇惠蘭的好處,與高高在上的瓏月仙子不同,請蘇惠蘭提劍論道要容易得多也方便得多,付出的代價也小得多。
瓏月結交的是帝王將相,蘇惠蘭卻遊走於民間,兩個人一般神韻,一樣氣質,蘇惠蘭也會提三尺劍,講德經,論黃老,清唱道曲,所學一樣都不比瓏月少。
所以對於鄭勇鋒這種鄉下土財主,蘇惠蘭是最好的選擇。
他親上太白山,和太乙派的諸位長老談心半月,又花費天大的本錢,才請來這位蘇惠蘭仙子來當壓軸戲。
別小看人家,瓏月仙子登高一呼,就能在長安召集一兩個軍的浪蕩子替她去死,蘇惠蘭的影響力也不小,她喊上一聲,至少拉來一個幢的門閥子弟。
瓏月仙子在聖上面前說句話,便能讓許多三品、四品的官員雞飛狗跳,蘇惠蘭在那些高官面前說句話,也能叫一幫五品、六品的官員到處求爺爺告奶奶。
如果不是鄭家花了血本,她不會到這麼一個鄉下地方來了。
她畢竟是天上的仙子。
她的能耐出乎鄭勇鋒的意料,只要她瞄上一眼,被她注視著的人群就會安靜下來,她輕輕走出一步,就會吸引全場的目光。
從顯露的氣勢來看,鄭勇鋒自認不是蘇仙子的對手,這些不中用的傢伙連自己都打不過,更不是蘇仙子的對手了。
這才是仙子的風範啊!與凡人是不能比的!
程展又有一種淡淡的悲哀,這個女道士即便是仙子,也只能活在徐瓏月的影子裡。
但這時候他終於看到徐瓏月的真容。
他很想收回自己剛才的說法。
天啊!居然有這麼風華絕代的女子,穿著這麼普通的道服,卻讓人覺得她無處不好看,她身上總洋溢一種清靜無為的氣質!
絕了!沈知慧輕輕地擰了程展一下,程展卻好久才反應過來。
這個蘇惠蘭身上總帶著一種玄之又玄的氣息,她的美麗與別人不同,似乎是與這天地溶合在一起了。
她已經如此美麗了,那麼作為本體的徐瓏月又會美得如何驚心動魄?
程展想像不出來,他輕地嘆了一口氣,說道:&ldo;可惜了!&rdo;
→第十九章 - 雙仙四神尼(中)←
她的表現再怎麼優秀,終究還是徐瓏月的影子而已,這是旁人難以體會的悲哀。
人們也已經明白這個女道士不是徐瓏月,而是蘇惠蘭,但絲毫不能阻止他們的狂熱。
他們高聲喊叫道徐瓏月的名字,蘇惠蘭恬靜的一笑,又讓全場冷靜下來:&ldo;諸位竟陵道友,惠蘭今天是第一次來到竟陵,不知道諸位道友是否知道瓏月最出名的絕技是什麼?&rdo;
&ldo;當然是唱曲兒了!&rdo;
徐瓏月最出名不是她的道學成就,不是她的書畫,也不是她的劍法,而是她的曲兒。
&ldo;今天就獻上瓏月仙子的一曲新詞,還望各位道友雅正!&rdo;
她輕輕擊節,泉水的聲音已經流了出來:&ldo;我一寸芳心誰與共,七條琴絃誰知音……&rdo;
這曲子當真是說不出的細膩婉轉,音色柔和甜潤,直聽得眾人都痴了好半天,甚至連林雷天這個不懂曲樂的人都覺得沉醉於此。
程展卻又是一聲輕嘆。
恐怕對於蘇惠蘭來說,這是繁華中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