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智將之論(第1/3 頁)
平康坊在東市的西側,太極宮皇城的東南方,北側為崇仁坊。
黃金位置,四周皆是達官貴人的宅邸。
分北曲、中曲、南曲。
北曲不入流,中曲、南曲則是檔次極高的銷金窟。
坊內不僅有名士的宅邸,還有佛寺和道觀,平康坊南門之東有名剎保唐寺,南門之西則是天下藩鎮的進奏院集中地,曾幾何時,一度銷聲匿跡,隨著唐廷的崛起,這些地方也像青樓一樣重新迎客了。
唐朝民風開放,逛青樓非但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還是達官貴人們聚會之地。
頭牌紅娘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不是單有錢就能見到的。
德宗貞元年間,豔名詩才傳遍天下的薛濤即為其中翹楚,時任西川節度使的韋皋亦是其裙下之臣,白居易、杜牧也常與之來往。
對李曄來說,平康坊算是最陌生的地方。
唐末戰亂頻仍,大量男丁死於戰場,上層的鬥爭更加慘烈,大量官宦人家的女子,昨日還是溫室花朵,今日就碾落成泥土,被充入樂籍。
平康坊不止是青樓,也是各種訊息的集散地,裡面龍蛇混雜,也不知混了多少其他藩鎮的細作,為了安全起見,李曄還讓趙義存帶著皇城司的人馬先混入其中。
皇帝逛樓子,排場就是不一樣。
李曄在長安城中露臉的次數不少,為免別人認出來,還穿了一件斗篷,遮住了大半張臉。
薛廣衡一路講解平康坊裡的各種規矩。
李曄奇道:“你小子是這裡的常客?”
薛廣衡乾笑兩聲,“聲樂場所,也是訊息流通之地,皇城司、細作營在裡面皆有眼線。”
將宵禁的時間縮短之後,長安的夜市更有活力了。
上元節遺留的燈籠,還在料峭的春寒中搖曳,店鋪和酒樓,都還沒有打烊。
行人三三兩兩,昔日臉上的愁苦消退不少。
還未靠近東市,裡面的歡聲笑語已經飄蕩在夜色裡。
從古至今,從來就不缺聲色犬馬。
兩年前,李曄從平康坊路過時,感慨連青樓都過不下去了,兩年之後,這裡已經成了長安最熱鬧的地方。
真的是車水馬龍,坊前一排排的車馬,還有一些僕役在外靜候。
火紅的燈籠照的每個人都紅光滿面。
李曄一行,人人黑斗篷,腰懸長物,走路帶風,還未進去,就吸引了不少人目光。
就是傻子也看出來,這夥人不簡單。
沒辦法,李曄只帶了薛廣衡和另一個頗有武力的親衛進去,其他人留在外面。
這種場合,辛四郎的是絕不能帶的,這廝幾杯黃湯下肚,發起情來,還不把平康坊拆了?
長安城格局是四平八穩的方形,各坊也是如此,坊中有巷,巷中有戶。
門前青竹病梅,怪石嶙峋,紅燈搖曳之下,長影錯落。
清婉的絲竹之聲不絕如縷,客人的歡笑之聲,亦隨之傳來。
恍然之間,李曄彷彿回到後世,陪客戶進了高檔會、所。
後世那是附庸風雅,這裡是真的古韻盎然。
現如今剛剛科舉完,每戶生意火爆,外面還有一撮撮計程車子排隊,評論哪個姑娘唱的小曲兒好聽,哪個姑娘畫好看,哪個姑娘琵琶絕倫……
李曄目瞪口呆,難道是自己想錯了?平康坊比自己的想法還純潔?
古有劉備三顧茅廬,今有李曄夜探青樓。
“郎君請跟我來!”接應的人輕輕喚了一聲。
李曄回過神來,身邊薛廣衡點了點頭,跟在其後,七彎八繞的,來到南曲一個僻靜的角落。
小樓內琵琶聲正激昂,即便李曄五音不全,